给家长的悄悄话

学习是终生的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如果家长不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不仅会扼杀孩子求知的欲望,也可能令孩子对求学之路产生畏惧的情绪。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厌学,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是刚开始有兴趣,后来却对自己曾经的兴趣产生了反感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会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他乐意接受,就能很好地消化它。”事实上,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呕吐感”跟家长是有很大联系的。归纳起来原因如下——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陪着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想辅导孩子,却不知如何着手,没有好的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孩子不会的题还是不会。

(3)父母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扫马路……”功利性过于强烈,让孩子难以理解。

(4)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理解题目的含义等,学得累,学得烦,导致成绩不好,再加上父母的责问,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5)学习内容和过程是比较严谨和枯燥的,小学生面对着满是文字的课本和练习题,本身就提不起兴趣来。

弄清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家长言传身教

家长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的音乐世家、书香门第都是这样产生的。实际上,兴趣教育比强迫孩子去做家长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事情更容易,效果也好得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言传”就是家长尽可能早地读书给孩子听,会弹琴的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弹琴,会习字画画的,就多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所在,慢慢就有兴趣了。

尊重孩子的兴趣

我国童话作家郑渊洁说:“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弃他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必然会与父母发生冲突。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经常为此受到父亲的责骂。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一位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希望祖冲之出人头地。祖冲之不到9岁,父亲就逼迫祖冲之去背诵深奥难懂的《论语》。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多行,父亲气得把书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啊!”

几天后,父亲又把祖冲之叫来,对他说:“你要用心读经书,将来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没有出息。现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决不饶你。”

但是,祖冲之却非常不喜欢读经书。他对父亲说:“这经书我是说什么也不读了。”

父亲听了祖冲之的话,气得伸手打了他两巴掌。祖冲之就大哭起来。

这时,祖冲之的祖父来了,当他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对祖冲之的父亲说:“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顿,就会变聪明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接着,祖父批评祖冲之的父亲:“经常打孩子,不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孩子变得粗野无礼。”

祖朔之无奈地说:“我也是为他好啊!他不读经书,这样下去,有什么出息?”

“经书读得多就有出息,读得少就没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满肚子经书,却只会之乎者也,其他什么事也不会做!”祖冲之的祖父批评说。

“他不读经书怎么办?”

“不能硬赶鸭子上架。他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呢。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听了祖冲之祖父的话,祖朔之同意不再把祖冲之关在书房里念书,还让祖冲之跟着祖父到建筑工地上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祖冲之不用再读经书了,他感到非常高兴。

有一次,祖冲之问祖父:“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祖父说:“月亮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有缺有圆!”

看到孙子对天文感兴趣,祖父对祖冲之说:“孩子,看来你对经书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愿意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法书多得很,我找几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就这样,祖冲之的天文兴趣被祖父发现了,父亲祖朔之也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从此,父亲不再强迫祖冲之学习经书,祖冲之对天文历法越来越有兴趣。后来,祖冲之成为一名科学家。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经说过:“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做父母的,只有因势利导,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在教子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傅雷先生认为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傅雷在儿子傅聪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儿子天赋的闪光点。

傅雷一开始让傅聪学美术,但是,傅聪对美术似乎兴趣不大,学画时总是心不在焉,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欢美术的情形。傅雷感觉到让儿子学美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傅雷发现儿子喜欢音乐,在音乐会上,儿子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他总是静静地聆听音乐,有时候还做沉思状。傅雷马上意识到,儿子的兴趣在音乐上,于是,他决定让儿子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结果,傅聪在音乐上的表现确实出类拔萃。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你以为使孩子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绝不是孩子真正喜欢或不喜欢的。”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不可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判断孩子的兴趣。

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

陈宇华在1992年以当年我国内地唯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

1992~1995年,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1995~1997年,就职于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

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

1998年,就职于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香港亚太区总部。

1999年,就职于默多克新闻集团北京分公司。

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个年轻的女子,经历竟会如此丰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宇华如此年轻就拥有如此辉煌的经历?

平心而论,陈宇华小时候和其他孩子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有很多孩子还会超过她——其他孩子会背“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时候,她连“鹅鹅鹅”都不会背!连爸爸妈妈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点笨。

但是,陈宇华的父母没有就此认定“孺子不可教”,相反,他们发现:陈宇华不会背古诗,是因为爸爸教时她心不在焉;而当她摆弄小汽车时提出“汽车为什么是四个轮子”、“三轮车为什么是三个轮子”、“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这一系列问题后,爸爸深入浅出地讲给她听,她听得又是那么专心!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善待孩子的兴趣”成了爸爸妈妈培养陈宇华学习能力的第一步。从此,爸爸妈妈积极引导宇华的兴趣,认真地对待宇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补习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宇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的回答,求知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不断地获得知识。有了兴趣,并从兴趣中得到快乐、满足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个好学、勤学、善学的好学生!陈宇华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如果家长能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正确对待、有意引导,并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就能促进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

教子加油站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原则性问题,具体地说,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家长要摆正心态,不应把功利性太强的目的,强加于孩子身上,给他们成年人才需要承受的压力。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最初的学习应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为重点。只要孩子有了学习兴趣,能一心扑在学习上,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孩子的兴趣可能广泛,不要急于给孩子找一个中心兴趣,拓宽了孩子的兴趣广度,无论孩子今后往哪一方面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

(3)孩子的兴趣缺乏持久性,要鼓励孩子巩固、强化自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