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多元化经营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核心是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盲目地开展多元化经营,或者为了赶时髦、凑热闹,不仅搞不好多元化经营,而且还会浪费资源,降低经济效益。通常,进行多元化经营,除了应具备人、财、物、信息等经营资源必需的基础条件,还需具备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条件。
1.需具备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生产技术
与本行业或主导产品的各项技术或生产技术紧密关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此为基础,利用原材料的共同性、设备的类似性,来开发异质产品,拓展异质市场,由此可以取得技术上的乘数效应,因而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取得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电子元器件厂,向生产通讯工具方面发展多种经营;玻璃厂向生产玻璃器皿、眼镜等方面开展多种经营,都可能因研究和生产技术上高关联度与相似性,而取得各种经营优势及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协同性,即多元化经营的各种产品的设计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和应有的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各项技术之间应有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贯彻于经济活动,利用核心技术的统一协调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研究的开发费用,并能提高新产品的成功率。
2.应具备较高的市场支配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在某一特定产业中,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你对市场的支配能力就强,从而其对产品的市场价格影响力就大,同等情况下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而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或其他产品而言,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主业兴旺,具有较高的市场支配能力,就可以以主业为依托,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否则,多元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市场基础,一旦多元化经营产生困难或失败,企业就没有退路可言。如果说市场支配能力是对主业产品市场要求的强化,那么,市场适应能力就是对多元化经营中新开发的外业产品的市场要求。新开发的外业产品,从投放市场开始,到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都必须具备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价格战略、与不同产品之间的平衡能力、不同的产品差别化能力、不同的销售网络及不同的营销策略等多方位的适应性和组织能力。因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发掘新的成长机会,积累经营资源,以使新开发的外业产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市场适应能力。
3.应具有分散风险的产品组合
分散市场经营风险,是推行多元化的主旨,也是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功能。能否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关键在于你能否设计和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组合。据此,就可以使企业经营风险最小,效益最大。从经营学的角度讲,企业应选择在价格波动上呈负相关关系的产品组合;而高度相关的产品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弱,甚至不利于分散风险。因此,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就应努力避免高度相关的产品组合,以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4.应具备经营管理上的协同功能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两个相关的事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大于其简单之和的“不等式效应”。多元化经营亦然。新老产品、新旧市场、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市场与技术等各个领域和诸项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性。若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的协同、互促效应,而且其功效将远远大于各要素的独立作用。为此,推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你必须组织起经营管理、生产、市场营销、技术等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以发挥其应有的不等式效应。如在经营管理上,你对所生产的产品或经营的业务,在经营决策的基准上应大致相同,对管理的方法或手段的安排应趋一致,这样你就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企业经营主业时积累下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去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在生产上,要尽量做到新老产品之间,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使用上具有共享性,从而减少投资,节约生产成本;在市场营销上,你要尽量做到相互关联,即要使新老产品的销售有相互促进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市场等等。应当注意的是,分散风险的产品组合与经营管理上的协同功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具体操作上,你应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兼顾,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不同的具体对策,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我国目前多元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之所以出现了许多运作误差,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科学的论证,选择了不适应自身情况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二是外部环境不佳,缺乏必要的宏观配套措施。所以,矫正多元化经营之偏差,就应针对产生偏差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5.分清主外关系,做到产品、技术、市场互补
多元化经营必须以企业充分发展、且已形成必要的共享性资源储备为条件。主业不兴,外业肯定不旺,盲目进入,必然经营失败;不突出主业的主导地位,甚至把主外关系颠倒,其结局必然是主外皆损。一些多元化经营较为成功的企业,其经验也是推行了“主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发展战略,才取得了“主业精、外业兴”的成绩。如,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在推行多元化战略时始终“以钢为纲”,在突出主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多方面共享性资源,组建了跨国、跨行业的贸易总公司,涉足金融领域、发展制造业和运输业等,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效果。多元化经营还应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形成互补效应,缺乏互补效应是造成目前许多企业多元化经营运行偏差的重要因素。产品、技术、市场等要素互补联动,就可以使多元化经营的品种或领域互相促进,互为发展前提,彼此以经营管理为依托,就可以节约经营管理费用,增加企业整体优势和竞争能力。
6.加强自我约束,科学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
企业能否从事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应发展到何种限度?这是由必要的前提条件所决定的,包括企业的硬资源条件和软资源条件。有了内部自身条件,还需外部环境条件。不顾自身条件,去盲目地赶时间、做表面文章,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在进行多元化决策时,应强调企业的自律性,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在推行多元化经营前,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具体发展模式。
7.运用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多元化经营中的各种关系
多元化经营中的各种关系,包括:
(1)多元化经营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多元化经营为经济体制、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和指导多元化经营,使多元化经营一上马就建立在新体制上;对于主业与外业的管理关系,应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去规范。
(2)多元化经营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企业推行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外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尤其是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使多元化经营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和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之路。
(3)多元化经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如果企业所经营的领域属于衰退产业,多元化经营就应选择横向多元化发展模式,开发相关度小的产品以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也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
(4)多元化经营与集团经营的关系。一个有趣的新动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了企业经营重新集中化即非多元化经营的新趋势,单一经营的企业已超过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多元化经营与集团化经营的交替发展,说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的问题,它只是一种手段,采用何种经营战略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同时,我们认为,多元化与集团化是可以结合的,即多元化提出了集团化的要求,通过集团化得以实现;集团化又为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