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症困住百年巨人

1802年,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和博迪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以674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座棉织工厂,开始了火药棉生产。这一举动宣告了一个日后让世界侧目的军火帝国的诞生——杜邦。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杜邦在第一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使得自己的规模和势力不断扩大。

早在南北战争时期,杜邦公司就凭借良好的公关能力,以及和政府要员的特殊友谊,使得它在火药业处于翘楚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1872年4月,亨利·杜邦牵头组建了“美国火药同业公会”,并以“火药同业公会”赋予它的权力,对那些不加入同业公会的中小型火药公司进行制裁,就这样杜邦公司先后采用价格竞争等方式打垮了苏必利尔湖火药公司、赫尔克里士鱼雷公司、赫克来火药公司,同时,还通过收购股票,处罚违约的公司等方式来控制了自己的几个主要对手。到1881年,杜邦就已经控制了美国火药工业的85%。

进入20世纪70年代,杜邦作为一个先前单纯生产军火的化学公司,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相对于市场的变化,规模已经变得空前的庞大,机构也显得日益的臃肿,管理的头绪也就更觉得纷乱。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对此感触颇深,他在1967年时就指出:“机构庞大的负面影响之大,即使是现在要发展一种能产生巨大反响的产品都是困难的。没有一种新产品的开发,能促使利润大大增加。”

由于机构庞大使得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加强基本建设的费用和设备的投入,这就必然加深了财政危机,使得公司在上百年的发展过程首次出现资金短缺,人不敷出的局面。而当时的管理者科普兰又好大喜功,使得这种资金短缺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变得更加严重起来。在科普兰的主持之下,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1962年公司的基建费用共2. 45亿美元,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而1963年这个数字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到3亿美元。1964年在此基础上略有下降,但仍为2. 96亿美元。可是,到了1965年又跃升至3. 27亿美元。而且,又同时投入了5.3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如此庞大的支出并没有产生“高投入带来高收益”的结果,反而使得杜邦公司的流动资金显得十分拮据,一下子就从原来的6. 24亿美元骤降到2. 27亿美元。这使得为了避免外来势力的渗透,从不借贷的杜邦一下子变得不堪重负,犹如因肥胖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的老年人一样步履维艰,公司的财政负担,生产、经营以及销售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空前的影响。杜邦公司因为它的庞大让世界瞩目,也因为自己的庞大,让自己陷入泥沼,无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