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须自身硬,想要某位“贵人”提携你,先问问自己会不会辜负对方的期望。没有金刚钻,别人凭什么给你瓷器活?就算给了你瓷器活,你把事情搞砸了,别指望他下次照顾你。因此,身在职场,要想有所作为,你要具有相应的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文字写作能力

具有较高文字写作能力的人,能促使自己的思维和决策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便于指导和改进全局的工作;还能使自己比别人更迅速地处理各种公文和材料,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各类领导人才应具有的文字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一些地区在选拔中、高层次领导人才时,已经明确要求他们具备撰写论文的水平,并将这一标准列为对他们进行短期强化训练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能使领导人才的各项基本素质不断趋于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自己向着更高层次的水平发展。

在历史上,凡是著名的领袖人物都是善于写作的。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都曾经当过记者,办过报纸、杂志,写过书。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办了《湘江评论》,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还经常为报纸、电台写文章或新闻稿。不少人正是因为当了名记者,办了一份名气很大的报纸或杂志,才创出了自己的知名度,逐步走上高级职务的。

2.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在各种会议上的演讲能力,对不同对象的说服能力以及面对复杂情况的答辩能力。这三种能力恰恰是目前我国不少基层领导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高层次的领导干部所缺乏的。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在各种群众面前精辟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见解,甚至讲两三分钟的短话也要秘书事先拟一篇讲稿,还有的领导干部在找下属谈话时,明明真理在手但却说服不了对方。有时候,遇到发问竟然无言以对,缺乏起码的答辩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对于领导人才来说,不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具备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和完善领导人才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疏通协调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的主要组成是“识人”、“育人”、“用人”三部分。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为知己者用”。位居领导地位的人如果没有识英雄的慧眼,下属是绝对不会激起干劲的。时代要求领导者要以公平而客观的原则去评估一个人,提拔真正有才能的人,这就是“识人”,是培养领导能力的第一件事。发现了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成为骨干力量,这就是“育人”,是培养领导能力的第二件事。对人用而不疑,放手大胆地使用,并根据不同素质,委托以不同的责任;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指导,这就是“用人”,是培养领导能力的第三件事。学会了“识人”、‘‘育人”和“用人”,就掌握了领导艺术中的全部行动能力。无论你现在是否在领导位置,都将是你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4.人际交往能力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大要素。而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确,不管干什么,其成功之途,人际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代社会中,人们交往时奉行一种公平利益原则,即互惠关系,交往双方应互相提供利益。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需要增多,机会增加,我们所要进行的任何事情都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

卡耐基大学曾对一万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决定于人际关系。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表明:数千名被解雇的员工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其他许多研究报告也都证明,在调动的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绝大多数。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