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有时候,我们总感觉心里堵得慌。

心里堵得慌,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堆积在里面发酵、霉变,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不将堵在心里的东西清除呢?——因为太执著。认定的事一定要做到,认定的理一定要占有,认定的人一定要得到……却从不想想,凭什么你认定了的就一定要归你?

当心灵被各种欲望、执著所塞满,人就很容易走人偏激的死胡同。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有个满面愁容的家伙死后进入天堂,上帝召见了他。这个人对上帝哭诉了自己在人间的种种苦难,仁慈怜悯的上帝决定在这个人下一次投胎时,让他过上一种美好的生活。于是上帝问他:“告诉我你下次投胎的愿望,我将尽量满足你。”

他回答:“我希望我很有钱,很有才华,长得英俊潇洒,能获得最高的学位,当上高官并成为有名望的人,别墅香车绝不能少,当然还要有一个美丽贤惠的娇妻和一对聪明伶俐的儿女……”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上帝打断了。上帝正色地说:“老兄,世界上如果有这么美好的事情,我还不如把我的位子让给你,由你安排我投胎去那里算了!”

——看来上帝过的也不是那么如意的生活,他更无法给人一个事事如意的人生。

佛家则认为,人要成佛,首先得“破执”。简单地说,破执也就是破除心中的执著。《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的意译是:执著是一个人的内心最顽固的枷锁。放下执著,少些计较,就能让心的力量释放出来,自由地发挥它的作用。

从现在起,做人做事都学得大度一点,不必太贪念,不必太执著,在自己的心灵中开垦出一片空地,让希望可以生长,让欢乐能够嬉戏。一年四季,你的内心就会充满静谧与惬意。

让自己的思绪面朝大海,让自己的心情春暖花开!

知足与不知足

心里有了太多的欲望,就会徒生烦恼。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满足,埋怨自己没有生在富贵之家,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风……

贪婪其实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才是最真实的财富。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从这里就说明了知足有其自身的双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在精神上的知足后往往不能在物质上得以满足,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把知足一直停留在某一个水平线上,也不可能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比如,生活条件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以不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但知足于现在生活的人从不强迫自己争当强人,他们会把按时领取薪水当作一种最大的慰藉。

知足会使有些人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会使另一些人**、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是有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能够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俄罗斯童话《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错就错在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

在知足与不知足两者之间,人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使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同时还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且坦然,在这样的境遇之下,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与要求呢?

学会知足,我们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学会知足,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凝气静,才能够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知足,就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一份感觉,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感到后悔,也不会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从而摆脱虚荣,宠辱不惊,心境达到看山心静,看湖心宽,看树心朴,看星心明……

知足固然常乐,但一味的知足,也未免太消极。作为活在滚滚红尘中的凡人,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一生:“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人世的态度做事。”这句话是从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的一篇文章中提炼出来的。朱光潜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两种人生态度:“绝世而不绝我”和“绝我而不绝世”,最后他指出理想的人生态度应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朱先生的文章写于几十多年前,但历史的灰尘终掩盖不住其深邃的思想。

人生百态,难免世事纷扰,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就是所谓的出世。生而为人,要做事谋生,积极主动地用有限的人生去造就更大的辉煌,这就是所谓的人世。出世与入世的态度聚于一身,看似矛盾,其实却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一种互补,一种和谐。“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主要指的是人的心态,是一种做事之外的超然的态度。“以人世的态度做事”是指人的行动。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颠倒。

做人于世外,做事于世内。就像腊梅开在深山幽谷或名苑胜地,皆不卑不亢、傲霜斗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一味地“出世”,未免太“消极”了;光知道“人世”,则难免落人世俗争斗之窠臼。只有将“出世”对于“人世”进行有机地结合,该进则进,当出顶出,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对自己不放纵、不任意,对别人不挑剔、不苛求,对外物不贪恋、不沉沦。

少事是福,多心为祸

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绝对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平安无事、不招惹任何祸端。祸端的来源,有些是具有不可抗力的,人们无法预知亦无法规避。不过这种类型的祸端毕竟不多,人生中的祸端绝大部分是来源于自身。

俗话说:少事是福,多心为祸。很多是非,就是因为一个人多心、多事而引起的。朋友的妻子小敏最近和婆婆闹翻了,起因是为了50块钱。小敏放在桌子上的50元钱不见了,问丈夫拿了没有。丈夫说没有。然后大家就找啊找,还是没有找到。从农村专程赶来帮助小夫妻带孩子的婆婆这下慌神了,婆婆本来就没有拿,但她怕儿媳怀疑自己拿了。婆婆越是怕被怀疑,心里越是发慌。越发慌,就越觉得儿媳在怀疑自己。婆婆心理压力大,就趁没人的时候给老伴打电话诉苦。老伴听了,还得了?立即电话儿子,将儿子一顿训斥:你妈妈年龄那么大,大老远地跑来帮你们带小孩,容易吗?请个保姆还要付工资,她不要工资尽心尽责地帮你们,你们还怀疑她要你们的50元钱?你不知道你妈妈是什么样的吗?……一大摞话砸的儿子晕头转向。儿子回家,自然要给妻子说道说道。妻子也不服啊:我没有怀疑啊。没有怀疑?婆婆不干了:你某天某天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就是对我不满……余下的就不用再多讲了,通常的家庭矛盾就是这样开启帷幕的。

后来,婆婆一生气回了老家,离开了疼爱有加的小孙子。儿子儿媳没办法,只得雇保姆来照看孩子。整个两败俱伤。其实,很多家庭的矛盾就是因为这样一些琐碎事情引起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们的确分辨不出来谁有理。像这个例子中,似乎谁也没错。要说错的话,他们又都有错。儿媳错在不见钱了,可以装糊涂——不就50块钱吗?或许是自己记错了或者掉在掉个角落一时没找到。即使要追究,也应该考虑到避开婆婆,单独问自己的丈夫。所以,儿媳错在多事。而婆婆错在多心。本来就没有拿,也没有人怀疑你,你何必自己老觉得不自在呢,不如糊涂一点,爱咋咋地。此外,儿子和公公的一些带有“挑事”的做法,也都有值得商榷的余地,在此就不再一一分析。

人与人的交往免不了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平心静气地坐下来交换意见予以解决,固然是上策,但有时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因此倒不如糊涂一点的好。糊涂可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

一则,可以减去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在我们身边,无论同事、邻居,甚至萍水相逢的人,都不免会产生些摩擦,引起些气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于事无补,于身体也无益。倘若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就少得多。我们活在这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为那些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了的小事烦恼,实在是不值得的。

二则,糊涂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于事业。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个人待遇、名利、地位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地花在钩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不可能利于自己的发展。虽然这样做可能使自己当上某种地位的高官,但那不过是世上又多了一个昏官庸吏。大凡世上有所建树者,都有些糊涂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命糊涂,并以“难得糊涂”自勉,其诗画造诣在他的“糊涂”当中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三则,糊涂有利于消除隔阂,以图长远。《庄子》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大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亡。”人生苦短,又何必为区区小事而耿耿于怀呢?即使是“大事”,别人有愧于你之处,糊涂些,反而感动人,从而改变人。

四则,遇事糊涂也可算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来自外界的打击对本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郑板桥曾书写“吃亏是福”的条幅。其下有云:“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所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正基于此念,才使得郑板桥老先生在罢官后,骑着毛驴离开官署去扬州卖书。自觉地使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或减轻精神上的过度刺激和痛苦,维持较为良好的心境,可以避免精神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