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之囚”

耶路撒冷城被围已经三年了。到公元前586年,这个犹太王国的京城、犹太人的宗教圣地终于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犹太人由于与埃及结盟反抗巴比伦的统治,拒绝向尼布甲尼撒纳贡而遭到残酷的报复。王宫化为废墟,圣殿被付之一炬,全城财富被抢劫一空,犹太人崇奉的耶和华神的圣物——约柜,也不知去向。转瞬间,著名的大卫一所罗门时代建立起来的耶路撒冷城**然无存。胜利者按照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习惯做法,把全城的居民,包括贫民、工匠、贵族,甚至还有已被弄瞎双眼的犹太王,随着一车车掠来的财富,一同押往巴比伦。从此,犹太王国不复存在。

可怜的犹太居民成群结队,被绳子串在一起,一连数月在大沙漠上艰苦跋涉,迁往异国他乡,一路上不知留下多少尸体。回望家乡,一片渺茫,何日回乡,更是遥遥无期。

犹太人为何会走上这条痛苦的道路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又叫以色列人:他们的祖先原是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游牧民族,为了追寻丰美的牧场,曾迁移过很多地方。他们到过迦南,在埃及又险些沦为奴隶,颠沛流离,经历了许多磨难。直到公元前12世纪中叶,长期迁移流浪的希伯来人才重返迦南,踏上巴勒斯坦(希腊学者首先把迦南称作“巴勒斯坦”)的土地。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的地中海岸边,地处埃及、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十字路口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也是联结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早在公元前3000年,巴勒斯坦的最早居民——迦南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迦南文化”。约在公元前12世纪初叶,居住在爱琴海几个岛屿上的腓力斯丁人(埃及铭名中把他们称作“海上民族”)因受到其他部族的排挤,从北面沿着地中海东岸移入迦南,落脚于沿海的一小段狭长地方,与迦南人相邻而居。腓力斯丁人一度很强大,以至于巴勒斯坦这块地方竞由他们而得名, “巴勒斯坦”一词的原意就是“腓力斯丁人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希伯来人跻身于巴勒斯坦就不得不经过长期顽强的斗争,有时是军事的,有时是和平的,终于占据了约旦河两岸的一些地方,希伯来人的12个大族分地而居。后来,在长期的和平生活中,以色列人逐渐渗入迦南人的村落、城镇中,有少数人成为富商大贾,更多的人从属于迦南人的城邦,交纳贡赋,受人奴役。曾经有一个时期,以色列人在渗透中几乎被文化发达的迦南人同化,唯一能使他们相互区别的是,以色列人顽强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宗教信仰——崇奉耶和华,而不像迦南人信奉多神教。

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开始进入黄金时代。最早的以色列王扫罗建立了强大的以色列王国。以色列人开始摆脱受奴役的地位。稍后,犹太部落的首领大卫在巴勒斯坦南部又建立了独立的犹太王国。扫罗死后,大卫继之为王,即著名的大卫王。他把以色列和犹太统一在自己的治下,仰仗这个统一国家的军事力量,彻底打垮了长久以来威胁以色列的腓力斯丁人,并且攻克了古迦南城市耶路撒冷,把它作为以色列的首都和全国的宗教中心。随着王权的加强,耶和华神的地位逐渐提高,排斥其他神,成为众神之王,成为犹太人崇拜的唯一的神。

以色列的黄金时代大约历时有一百多年,从公元前1040-前932年,其中,所罗门王时代是以色列的鼎盛时期。所罗门是大卫的爱子,也是第一个世袭继位的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堪称是一位和平统治者,又是一位外交家、建设者和商人。他在位40年(公元前972-前932年).不曾打过一次大仗,但是却把一个宗族制穷国变成一个经济和军事上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时期,耶路撒冷被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都城,有宏伟豪华的王宫,有金碧辉煌的圣殿,圣殿不仅是犹太人的宗教中心,而且陈列着无数稀世之宝,吸引着各地的朝圣者前来瞻仰。在所罗门时代,许多国家都派使者前来签订友好条约和贸易协定,耶路撒冷每天都要接待各地送礼进贡的使者和商人。所罗门威名远扬,甚至傲慢的埃及法老也把女儿嫁给他。所罗门统治时期,可以说是以色列历史上唯一繁荣、昌盛和和平的时期。

所罗门死后,统一的以色列一犹太王国很快发生了分裂。居住在国家北部的十个部落分离出去,以撒玛利亚为都城,组成以色列王国;所罗门的后裔仍以耶路撒冷及其圣殿为中心,成立了犹太王国。由于分裂,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的疆域都很小,国力也很弱,再也没有所罗门时代的威风了。在相互对立中,这两个王国又维持了200多年的独立。最后,由于内部阶级斗争的频繁和对相邻国家的长期战争,大大消耗了它们的力量。公元前722年,强大的亚述征服了以色列王国,毁灭了它的都城撒玛利亚,并把被俘的以色列王和有才能的或富有的以色列人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以色列灭亡了。犹太国王见势不妙,以重金投降亚述,才免遭涂炭。不过,这并没能改变犹太王国灭亡的命运。大约又过了100多年,终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毁,出现了本文开始所描述的场面,犹太人被迫流亡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的开始。

沦为囚虏的犹太人在巴比伦难民营中终日服役,苦度时光,最后一代犹太王也悲惨地死在他乡。直到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犹太人才获得人身自由。他们感到重归故国已经无望,因此在巴比伦寻找各种可以谋生的职业,如经商、放高利贷、做雇工等,多是巴比伦人乐于从事的职业。对于来自偏远城市耶路撒冷的犹太流亡者来说,巴比伦真是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大干世界。这时,巴比伦已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是个有百万人的城市。巴比伦的建筑堪称杰作。它有三道城墙,墙宽得可以在上面通四轮马车;城墙周围有数百座塔楼和一套复杂的水利系统,可以在敌人来犯时引幼发拉底河水淹没城外的土地。巴比伦城内,有四通八达的街道,街道两旁有许多雕塑,市中心坐落着被希腊人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和马尔都克神圣殿(马尔都克是古巴比伦人的春日之神,诸神之王)。巴比伦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商贩高声叫卖,作坊里叮叮当当,来自各地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中,犹太流亡者已发生了变化,有些人通过经商、放高利贷,成为金融大王,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人在共同生活中被当地人同化。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念念不忘故国家乡,思乡之心越来越重。这些人对巴比伦的良好生活条件并不动心,只盼有朝一日能重归故国。他们聚居在一起,保持着本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施割礼、做祈祷、崇奉耶和华。逐渐,一种新的思想在犹太人中蔓延,他们相信,犹太人苦难的日子为时不久,耶和华一定会派救世主降临,拯救犹太人,让他们重返家园,复兴犹太王国,而唯一的宇宙之神耶和华将保佑这个国家。这就是后来广泛传播的犹太教的起源。

公元前539年,犹太人重返家园的夙愿终于实现。不过,这不是由于救世主降临,而是新兴的波斯帝国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居鲁士为了以耶路撒冷为跳板,征服埃及,因此允许犹太人返回家乡,并把巴比伦人抢来的财宝发还犹太人,让他们能重建耶路撒冷。流亡多年的犹太人踏上归途,浩浩****有4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在异邦备受艰辛,不得发迹者。他们日夜兼程,跋山涉水,数周之后,终于望见躺在废墟中的耶路撒冷。激动不已的犹太人,有的号啕大哭,有的祷告上苍,齐声感念耶和华。“巴比伦之囚”的时代结束了,不过,犹太人的流亡生活还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