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缺少判断力,就武断地认为自己应该决定孩子的一切,才能确保他将来的顺利和安全。所以,很多父母就大包大揽,拒绝听孩子的任何意见,也不让孩子去做任何自己的事情。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学习什么乐器,培养什么特长。

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的确,孩子未知世事,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大人为他们做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没有任何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就要丧失一切选择的权力。

其实,虽然孩子很小,但是他们却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作为父母,不应该强制性地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本性,而是应该能够放开手,让孩子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天性就是天真活泼,好动,在他们眼里,所有事情都是纯净的,没有杂质的。他们喜欢的事物也尽然如此。那就是:越接近美好的天然的事情他们就越喜欢。比如,小动物,比如卡通片,比如美丽的大自然。

孩子们喜欢在绿色的草坪上奔跑,在绿野森林中观赏小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孩子们也喜欢和小伙伴相互打闹、嬉戏,跟他们做游戏。孩子么还喜欢在图画纸上随意涂抹,在画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都是孩子们应该喜欢的事情。

但是家长们通常为了孩子考虑,认为这些东西都不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不能给他们将来的升学、工作加分,因此不让孩子们去做这些事情。而是强迫让孩子们做一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能带来好处的事情,比如,强迫孩子去弹钢琴,比如给孩子报奥数班等,从来不去问孩子们自己的意见。

孩子们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的天性就无法得到完全地释放,他们的性格、心态也会逐渐变得压抑,紧张,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还小,为什么不让他们尽情地在阳光下嬉戏,在草坪上玩耍,在水中畅游,为什么要让他们这么小就带着锁链,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呢?

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快乐地成长,那么,就应该让孩子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保留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按照自然的规律自然地成长,不要人为地加太多的干扰。让他们拥有一个尽情玩耍的快乐的童年。

那么,作为一个好父亲,应该如何做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满足孩子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

稍微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当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一团从头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地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有时在草地上,他们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捡到的树枝,一个劲儿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泄了气。没关系,我再找。在经过一场草地寻宝之后,他们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些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在孩子的脸上、眼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这就是放手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的第一个好处:满足孩子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2. 分享孩子的快乐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说: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要放手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可见,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把握自己。

3.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快乐

为了还孩子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应放手让孩子尽情地玩她喜欢的各种游戏,当然了,所有游戏都必须在安全有所保证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做父亲的应坚持一个理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玩耍不可缺少。所以,不仅要让孩子快乐地玩,而且要从家里玩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