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孩子的好奇心

很多爸爸可能会经常感到很奇怪,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问不完的“为什么”,那么多的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问题经常让大人不知道如何回答。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白云为什么在天上飘?”“小鸟为什么会飞?”等。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古怪或者超过了你的知识范围就随便敷衍孩子或者拒绝回答,因为这些问题是孩子用自己的心灵探寻周围世界的方式,代表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进行创造发明的最可贵的精神和源头。这是孩子脑力和智慧在增长发育的体现,也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原动力。

所以,好爸爸不仅仅不能打击和排斥孩子的这些问题,反而应该好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启发和开导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能够在满足自己求知欲的前提下获得成长。

世界上许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小时候都是好奇又好动的,也正是这些好奇心促使了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去发现,通过实验和学习寻找答案。这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他因为总是在课堂上向老师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师问得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让老师很尴尬。老师经常为此认为他故意破坏课堂纪律而对他进行处罚。而且被认为他是一个“痴呆儿”,不值得教,并且向他母亲建议他退学。在家里,爱迪生的问题也不断。他经常不明白为什么鸟儿可以飞在天上,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为什么母鸡能孵出小鸡……他的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出来,因为人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爱迪生就自己开始寻找答案。也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他会爬在一堆鸡蛋上模仿母鸡,看自己能不能孵出小鸡来。他也曾经把打气筒的气管塞进小伙伴的嘴里,尝试给他充气让他飞上天……但是爱迪生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他这样就打骂他,反而会告诉他,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知识需要人们去解开。鼓励他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后来,爱迪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发明家之一,被称为“发明大王”。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有很多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见,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可贵的精神。这种天性不应该因为有些独行特立或者有些奇怪就被扼杀,反而应该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好好引导,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获得自由健康的成长。

诚然,孩子的好奇心通常会带来一些“毁灭性”的恶果,在大人看来是“调皮捣蛋”,比如他们会把新的闹钟拆成一堆零件,把刚买的衣服弄得脏兮兮的,会把刚买回来的玩具弄坏……这个时候父母通常都很头痛,更可能因为这些被破坏的物品而训斥孩子。

但是,和一只闹钟、一件衣服和一个玩具比起来,孩子的好奇心更加重要。不要因此而大声训斥孩子,而是尽量给他们买一些能够让他们尽情拆卸,能够自己探索的玩具,让他们能够在这种自己动手当中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

其实孩子的很多问题,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但是这未必就意味着这个问题荒谬。成人的头脑可能已经被各种固有的想法和所谓的“知识”禁锢住了,已经不再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失去了那种可贵的好奇心。但是孩子们用自己童真眼光发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未来人类的一个新发明和新创造的问世。

所以,孩子的好奇心不仅仅不应该被抹杀,反而应该被鼓励和保护。让他能够保留他童真的眼光和思维,就是保护未来他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的发挥。

作为一个好爸爸,我们有职责将这种好奇心好好保护,并且让他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当孩子提出某个我们难以回答的问题时,要有耐心,要积极引导。你可以先把你所知道的知识告诉孩子,然后再引导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比如有个父亲,一天孩子问他,“学校一个同学说宇宙有黑洞,而这些黑洞很可能就是时光隧道,人们可以通过它去往想去的时代,真的是这样吗?”父亲也不知道答案,于是说,“据我所知,黑洞在宇宙间是存在的。但是至于它是不是时光隧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你上网络查一查,好吗?”孩子自己走到电脑前,查了相关的知识。虽然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不过却了解了很多和宇宙相关的知识。

这个父亲就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通过积极引导,让他自己了解了相关的知识。

2. 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加以爱护,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地去想象。即使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应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索。

当孩子把奶瓶翻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得出结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在慢慢消退,人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没有了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淘气成人不能理解,一般都会以为他是在作对,或者是不懂事的表现,于是或严厉斥责,或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正是通过他的淘气行为在探索、检验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呢!这些想法和行为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而大人的粗暴、忽视、干涉和误解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孩子。长此以往,有可能使孩子失去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变得麻木不仁,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的结果是为人父母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违背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的。

3. 为孩子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

根据孩子模仿性强、好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乐趣。他们对于自己动脑筋想出来、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刮破了。他们的爸爸见此情景,并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在爸爸的引导下,兄弟俩日夜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努力。这期间,爸爸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机的玩具送给他俩,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俩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爸爸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孩子由于好奇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可是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也许,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断呵斥声中被毁灭了。其实,我们也可以像莱特爸爸那样,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为孩子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动手和思考中增强创新能力。

4. 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如今的孩子接触面广,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接受新鲜事物快,好奇心强,喜欢独立思索,敢于发问,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们对一些事情感兴趣,就应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如: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爸爸的时候,爸爸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时,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作为爸爸,我们应好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不要随随便便地搪塞一些答案。这样不但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很可能会使他失去再提问题的兴趣。相反,如果我们的回答既生动又活泼,无形之中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对生命、对未来的好奇。

5. 不能挫伤孩子好问的积极性

作为爸爸,在与孩子接触时,不要认为孩子有点傻呵呵的,更不要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了。其实,孩子们的提问,正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而好奇心促使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就会因此而熄灭。我们要尊重孩子们在知识、能力、判断方面的自尊心,学会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孩子的个性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好奇心却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越是聪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话,当爸爸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做爸爸的表现出漠然的样子,就会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冲破父母的知识范围,这是很正常的。爸爸对孩子的发问一时答不上来,可以通过翻书或向人请教,有了正确的答案,事后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不耐烦地说:就你能!就你话多!或者饭桌上爸爸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时,就用吃饭吧来加以搪塞敷衍。有的家长甚至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经意地说怎么连这也不懂啊,这也是不对的。即使孩子因好奇而惹了麻烦或做错了事,家长也要正确引导。

儿童时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奠定他们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学龄早期是儿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要求儿童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且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如观察的敏锐性、记忆的持久性、注意力的广度及深度等。儿童思维发展成熟的速度,不是按孩子年龄增长而递增,而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和造就的。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领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家长可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强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