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要夸在点上

夸人,说者是举手之劳,听者却会满心欢喜。所以,赞美已经成为现代人际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时,如果你仍然不善开口、吝啬自己的夸奖之词,恐怕就要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说出的赞美,就都能使对方产生亲和心理,只有找到每个人最渴望被人赞美、被人欣赏的优点,然后把这一点放大突出,才是夸人夸在点上的得意之作。

比如你有求于人时,怎样才能求得他帮你办事,而不至于被拒绝呢?这就是考验你赞美功夫的时候了。夸他是没错,但一定要夸在点子上。

比如,当一个人很有兴趣地谈到他的专长,或者他所取得的成绩,或者他所开展某项业务的辉煌时,你适时地提出与之相关的要求,他拒绝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满足的概率最大,这是经过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实验所证明的。当你有求于人时,就去赞美他,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杜晓明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和妻子两地分居十多年了,钱花了很多,礼也送了不少,可妻子就是调不过来。这事搞得杜晓明精疲力竭,但又无可奈何。此时,在他妻子调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局又换局长了,新上任的是从外地来的朱局长,杜晓明听说这位朱局长能急人之急,为群众办真事、实事,他先了解了几个受朱局长帮助的例子,然后登门拜访。

他一开始没谈自己的目的,而是夸朱局长政绩突出,说他是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公仆。朱局长也很谦虚地说: “哪里,哪里,他们的确有困难,有的已经分居好几年了,就是调不到一起,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到了这个关口,杜晓明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朱局长,我也有点儿小事,需要麻烦您,我和妻子已经两地分居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来不打算找了,听大家都在说您的政绩,心中仰慕,特来请您帮帮忙。”接着杜晓明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朱局长让他回去静候佳音。果然,一纸调令到手,杜晓明全家团聚。

在这个事例中,杜晓明是有求于人的,他所求的正是这位局长的分内之事,并且这位局长也因之名声远扬。杜晓明就是凭借对局长的很“在点上”的赞美,才使局长在兴头上轻松地解决了自己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赞美对方感到得意的事情,或钟爱的东西,就是最容易找到“点”的赞美方法。这种赞美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容易接受。如果对方是女性,则她的服装和装饰品就是最好的夸奖话题。

张博然与不少朋友的家人都相处得很好,其中与一家夫人的友谊甚至比和她丈夫的友谊更深,这是怎么回事呢?

起因是在与她初次见面的那次宴会上张博然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当时,张博然被介绍给这位朋友的夫人,由于当时没有适当的话题,就顺口说了一句“你佩带的这个坠子很少见,非常特别。”虽然这句话完全是无意的,但却正好夸在了点上。因为这个坠子的确特别,只有在巴黎圣母院才买到,这是她的心爱之物。随便说出的这句话,使夫人联想起有关坠子的种种往事,从此她们便成了好朋友。

夸在点上的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这样的赞扬,这是出于人的自尊需要。经常听到真诚的赞美,感到自身的价值获得了社会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还比如,“雪中送炭”的夸奖,无疑是在点子上的赞美了。

最需要赞扬的不是名扬天下的人,而是那些有自卑感、被错当成“丑小鸭”的“白天鹅”。他们平时很难听到赞扬,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就有可能尊严复苏,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最值得赞扬的,不是他身上早已众所周知的长处,而是他身上尚未被注意的优点。这种赞扬,为进一步开发他潜在的智慧与力量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有助于他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征途上更上一层楼。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赞美话的人,总是比较吃香。而那些能把人夸在点子上的人,则更胜一筹。当一个人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最想要被注意的事情的时候,心中会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这样,你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赞美是一份能为你打通人际交往渠道的礼物,而夸在点上的赞美则是最抢手的礼物,人人都会对它趋之若鹜。如果你能把这份礼物巧妙地送出去,任何事都不能成为阻挡你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