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不畏其低就能孚众成王 第一节 以客观的心态审视他人

在审视他人时,不可带有主观的心态去审对方,这样会给你的判断带来失误。这样的后果不仅伤害了他人,同时也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了一层不必要的阴影。反之,倘若你以客观的心态去审视他人,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一个中年人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年老的盲者,由于有与盲人交流的经验,很快便与这位盲者攀谈起来。为了表示尊敬,他处处帮助盲者,尽量让他感到舒适。在交谈过程中,双方谈到了社会上存在的偏见现象,自然离不开在美国社会存在已久的种族偏见问题。

盲者说:“我从小就生活在美国南部,一直把黑人视为低等人。我既不和我家的黑人雇工一起吃饭,也不和周围的黑人小孩一起上学。长大后,我到北部上大学。上学期间,我曾因歧视黑人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和处罚。并且,如果在买东西时遇到了黑人收银员,我不会把钱放到他的手中,而是直接丢在收银台上。总之,我尽量避免与黑人接触。”

中年人调侃似的问道:“既然你对黑人的偏见如此根深蒂固,你肯定不会找一个黑人伴侣的。”盲者笑着说,一个把与黑人接触当做耻辱的人,连与黑人交往都不会去做,更何况是选择一个陪伴自己一生的妻子。

“后来,我遇到了一场车祸,”盲者继续说道,“我的眼睛从此失明,我再也看不到一丝光明了。然而,生活还得继续。我开始学习如何使用拐杖,如何学习盲文。虽然我能处理好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但我却无法分辨出与我交往的人是不是黑人,甚至在这种情况下与一位黑人心理辅导员成为了好朋友。直到后来,他才告诉我他是黑人。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黑人的偏见开始减淡,直至消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以好人和坏人来分辨一个人,而不是关注肤色……”

到站时,这位中年人发现前来迎接老者的是位黑人老太太。

故事中的这位中年人虽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因心境蒙上了灰尘而不能摆脱对黑人的偏见,而这位年老的盲者在失明以后才心明似镜,不再对黑人抱有偏见。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古时候,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爱。依照卫国法令,私自驾驶国君车驾者要被砍掉双脚。一次,弥子瑕听说母亲生病后,连夜驾着君车回家探望母亲。卫国国君听说后称赞道:“弥子瑕真是孝顺,为了探望母亲,甘愿犯下削足之罪!”与卫国国君一起在果园游玩的时候,弥子瑕吃到一个非常甜的桃子时,把剩下的桃肉留给卫国国君。卫国国君又称赞道:“这是爱我的体现,在品尝美食的时候还记着我!”

等到弥子瑕面容凋枯时,卫国国君渐渐疏远了他。一次,弥子瑕得罪了卫国国君。卫国国君提起了以前的事,不过不再是称赞:“他曾私自使用我的车驾,又曾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把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厌恶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把他狠狠地扔到深渊里面。卫国国君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而这样的人自然成不了大器。只有摆正心态,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人,才能够得到适用的人才,并敢于放下心中的羁绊来重用这样的人才,罗斯福便做到了这点。

乔治·马歇尔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风云人物,也是罗斯福最为得力的助手。罗斯福之所以会重用他,不仅是因为他有杰出的智慧,而且因为他敢于坚持自己原本正确的观点,不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

1938年,59岁的准将马歇尔先被任命为陆军作战计划处处长,数月后又被任命为陆军部副部长。11月,在罗斯福召开的内阁成员和军事将领会议上,马歇尔开始受到罗斯福的赏识。

鉴于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的侵略扩张行为,罗斯福在会议上提出了增强军队实力的想法,具体做法是增建兵工厂,争取再制造l万架战斗机。听完罗斯福的发言后,在场的大多数人员毫不犹豫地表示赞成,仿佛对此早已做过深思熟虑似的。马歇尔顿时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竟然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参会人员的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另一个则是总统不成熟的提议。在他看来,既然罗斯福提出了制造1万架战斗机的计划,就应该相应提到驾驶员、地勤人员等需要新增的数目,然而罗斯福对此却只字未提。其实,马歇尔的考虑是合情合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没有明白罗斯福的真正意图。其实,罗斯福制造飞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强本国军队的战斗力,而是打算把这批飞机送给与德国作战的英国和法国,从而避免美国卷入战争。这是一个政治问题,罗斯福自然不会轻易将自己送下政治舞台。

不过,罗斯福仿佛有意试探马歇尔这位新人。他在人群中缓缓走动,然后在马歇尔面前停下并说道:“马歇尔,我的提议正符合你的扩军计划,是这样吗?”

马歇尔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吃惊:“尊敬的总统先生,我向您表示歉意,因为我不能赞同您。”在众人看来,马歇尔竟然敢公然反对总统,无异于自毁前程。事实证明,罗斯福是位有修养的总统,因为他没有因这件事而为难马歇尔。

在以后的接触中,马歇尔显然没有“收敛”。只要有感到不合理的地方,他都会不屈不挠地提出来。就这样,罗斯福对他由陌生逐渐变得熟悉,交往也开始由以往的生疏变得频繁。

1939年4月的一天,马歇尔如约去白宫与罗斯福会晤。见到马歇尔后.罗斯福希望他能够接受下一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接着,罗斯福问他有什么意见。马歇尔表示自己没有异议,只是说自己的直言不讳能够经常让人感到不痛快。的确,罗斯福已经领教过。不过,罗斯福仍然决定要用他。同年8月,马歇尔被破格提升为陆军参谋长。

马歇尔不负罗斯福所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导和指挥才能,被美国人民称为“胜利的组织者”、“最出色的参谋长”、“天才型的全球战略家”,等等。

虽然时常受到马歇尔的抵触,罗斯福并没有因此而冷落马歇尔,而是站在客观的态度上肯定了他的才能。马歇尔不负所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罗斯福的眼光。

除了本人固有的偏见外,他人的议论同样会引起偏见的产生。因此,当听到有关他人的评论后,不要立即决定亲近他还是疏远他。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听到众人统一的言论后再亲自审查,这才是成功人士在取舍人力资源、建立人脉关系网时应做的事情。

总之,一个聪明的人在审视他人时,都会站在客观的角度来作判断。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最明智的,无论是于人还是于己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