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剩饭到底该不该吃

这样节俭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父辈、祖辈们。他们每每看到剩饭总会说:"都不知道我们小时候吃的啥,你看你们剩的。"

剩饭该勉强吃下还是该扔掉,值得思考。一方面从小我们就接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家长大多告诫孩子,将碗里的饭菜吃光。即使现在外出做客,也常听到有人相劝"多吃多吃,免得浪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剩饭是吃下还是扔掉,二者都是浪费。做熟的饭菜若不便保存及交换便是沉没成本,这是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做什么选择都不可能将熟饭再变成生米。

另一方面,当我们深刻领悟了吃饭吃到撑死的定律,也就是边际收益(效用)递减规律后,我们会发现许多生活哲学,就能得出结论:吃剩饭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吃得太多,已经味同嚼蜡,毫无享受美食之感,自然也就边际效用递减了,根本谈不上是强身壮体。相反,如果剩饭变质,吃出毛病,赔上医药费不说,还得让身体和精神双倍受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个普遍的基本规律,在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方面都成立。我们让大家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并非是要大家对每一件事都去精确地计算其中的收益成本,而是让大家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理性的人在决策时应忽略沉没成本的存在和注意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对于剩饭是吃还是不吃,应该比较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多吃剩饭的成本与收益。当吃下的成本小于收益时就该吃,否则就不吃。勉强吃下的成本首先是生理上的难受,俗话说胃是自己的;其次是过量的饭菜对身体的一系列破坏(据说最佳状态是八分饱),其收益至多是下顿饭少吃半碗。由此可见,将剩饭扔掉看做是浪费,将剩饭破坏性地穿肠而过看做是节俭,显然不是理性的逻辑。

类似于扔剩饭这样熟悉的场景也常出现于其他方面。一段分手的爱情或一个糟糕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失败的,是浪费的,是付出更多者的青春损失,因而,是绝对不经济的。其实,无论多长时间的爱情或婚姻,对智者来说都是一所学校,是一个人生的升华。就像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再到研究生,都是人生必要的历练阶段。人们从中不仅认识、判断、总结了沟通艺术,积累并提升了EQ的指数,而且,通过合作、利益共享与利益冲突分割,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团队所应有的核心竞争力及不团结带来的缺憾和损失,因而,可以成为IQ指数高的智者。这种历练的价值更在于,它使人从爱自己的人身上看清了自己。正所谓"好友如镜",无论是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对方给予了评价、褒贬甚至决裂之后,任何人都会去反思自己。因而,全面彻底地认识自己,会使自己变得成熟,为以后的正确判断和抉择奠定了基础。正所谓付出了学费,学会了东西,因而这种浪费是具有经济价值的。

通过这些体验,人们可以更加豁达地结识合作者、朋友,可以更加容忍那些不快的事情,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合作与合作方式,更加善用做人的艺术。而这一切正是任何事业达畅之本,是高效之根,是昌荣之果。

经济学的奥妙就在于:任何庸俗之事,任何可悲之人,任何荒谬之情,都能在经济理论的宝库中找到支撑和存在之理由。经济学思想和理论无处不在,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号和衔接了。

由此可见,这种形式上的相对的浪费其实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所以还是要做个理智的人,适时做出选择,不要一味死缠住剩饭不放。

换个角度看待现实的世界,比如整个东北电力过剩,生产出的电力不能储存,不是消费就是浪费,电能在咱家转成热能,不比白白地损耗掉强?游子之所以打电话不怕花钱那是因为物有所值。再有坐出租车,国家收税可以干更多的事儿,司机有收入可以吃穿用,而司机的吃穿用是不是又提高了总需求,激活了不景气的经济?游玩的时候,原本有一个三赢的自由贸易,若游客同意坐滑竿儿,可使晚辈尽了孝心获得了安心,而挑竿的几个农民半小时挣20元劳动报酬,要比他们种地强。20元对于游客可有可无,对于农民却意味着种子、化肥、孩子的学费,在农产品价格低、农民卖粮难的今天,若想帮助农民,是应该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还有像老人穿的衣服也不能新三年旧三年,若全国人民都像他们这般节俭,岂不是有更多的企业倒闭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