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经济学的前提条件

相对于现实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不是真事,因为科学都有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之下,继而推演出一系列的结论。那理论还有什么用呢?理论的作用是,当满足或者接近理论假设的场合,理论可以解释人们的行动。比如,万有引力可以解释苹果落地,还可以解释很多类似的现象;而叫魂的理论,却不能解释任何类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预测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万有引力可以预测星球的运行轨道,而叫魂什么也预测不了。

有人常常怀疑假设,说假设不合情理等,这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做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要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做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也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

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的精辟论述。可以说,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对利益的渴望在人类行为的背后发挥着主导性、操纵性的作用。

资源总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本能决定了人必须是利己的。经济学正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功利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总结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在经济学中,"利"就是指个体所获得的利益、收益,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归根结底是给人带来的效用、幸福、满足;而经济学中的"害"就是指个体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所承受的损失、牺牲,归根结底是给人带来的负效用、欠缺、痛苦。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讲的某油田离婚率骤升的事。原来在这则新闻的背后,离婚当事人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一女工几年前经领导反复做工作,她和许多职工买断工龄下岗。几年过后,单位突然有一个通知:离婚后的下岗职工等同于单职工,可以上岗,但以离婚证为准。这名女工的丈夫目前在岗,为取得上岗资格,尽管她与结婚十多年的丈夫感情很好,也不得不办了离婚手续。像这种双职工有一方买断工龄下岗的情况不少,为了能重新上岗,他们很多人不得不去办离婚证。

我们很难评说该女工的做法是否可取,但这种选择无疑是慎重考虑之下的趋利避害的行为。"上岗离婚"是一种害,"下岗不离婚"也是一种害,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算是趋利避害的一种无奈选择吧。

关于人类趋利的本性,先秦时期的韩非子就曾经这样认为:医生能够在病人的伤口上吮吸脓血,并不是与病人之间存在骨肉亲情,完全是因为他的利益在于病人的回报。木匠造棺材的本意不是憎恶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利益在别人的死亡上。由于利益的驱动,才使得人们心中的念头在道德层面发生了善恶的区分。

千余年来,人们关于人性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争论焦点在人性的根源和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但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间所有人无不为"私"而忙碌着。"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也就是说,"私"和"利"是人们做一切事情的直接动因。

经济学认为人性并无善恶之分,经济学世界中的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在经济学世界里,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所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总结起来,所有人都是利己的。

其实,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并不是要鞭挞这种人性。传统社会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利己的人性看做是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结果人性没有被消灭。如今,经济学承认人性利己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正是对这一人性的尊重,才促使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通常以为利己是可鄙的,无私是高尚的。在很多人的眼里,利己和无私是天然的反对面。那么什么是利己,什么是无私呢?笼统来说,利己者为自己生活,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无私者不为自己生活,为他人生活,为他人谋取更大利益。但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或者善于观察事实的人都不难发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利己。严格来说,利己的内涵是利己且不害人,在主观意图上既不侵犯他人,也不依赖他人,既不奉献他人,也不乞求他人;在客观行为上,自己尽量单独劳动生存,如果要协助就坚持等价交换。如果侵犯他人,就成为自私这种极端化形式。

或许是人们憎恶人性"利己"的一面,"无私"总是成为文人墨客心中永远的追求。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代表了人的一种追求:

有一个君子国,在这个国家,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付价的一半,已经显得很过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这儿更贵的货物。"

他们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价,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主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才离开了。

"君子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利他的大公无私的社会。实际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国度存在,任何无私的背后总是具有利己的影子。这也许表明无私具有某种不洁性,但更加雄辩地表明了无私的实在基础和真实客观。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不用天地去灭,自己就把自己灭了,你自己不为自己生活,难道让别人养活你吗?而无私不仅表明别人要帮助你,同时要求你帮助别人,把你的收入给他人一部分,让你在休息时间给别人干活。那时,你会认为利己该多好啊。

其实,无私中总是存在利己的痕迹。起源于利己的事实决定了无私永远不可能摆脱利己。例如,爱情被人们称作最无私、最强烈的需求之一,但是在形成过程中,男女对爱情对象的选择非常苛刻,要考虑相貌、身高、年龄、性格、品德、学识、财富、家庭、前途、是否真的爱自己,这一系列的问题紧紧围绕着自己能否从爱情中得到幸福;当爱情终于确定后,如果对方在对待自己方面存在不足、不理想的情况,也会促使男女进行怀疑和反思,甚至斗争和分手。所以只有在利己的基础上才能谈论无私。

显然,"经济人"都是利己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每个人为达到利己的目的,必须以利他为手段,给别人"所要的东西",利己并不损人,否则经济交换活动难以长久维持。"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这样说。因此,利己与无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利己的,社会秩序会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如果在今天,我们仍然鄙视追求私利的人,认为追求私利的都是不义小人,那么交换将严重受阻,社会分工也不可能发达,社会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改进。我们肯定追求私利是人的正当权利,并不等于肯定一切对私利的追求都是正当的,否则人间就没有什么道德禁忌了。可以这样说,以不合理的方式追求私利即为恶,以合理的方式追求私利即为善。

因此,"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经济人"假设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地把利己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变味。

范美忠本来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名普通教师,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

后来范美忠发表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范美忠在这篇文章中自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番言论引起了铺天盖地的批评与谩骂。

从道德层面来说,范美忠绝对该受非难和谴责,尤其是与谭千秋老师、周汝兰老师的高风亮节相比较时。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处处都提倡利己的行为,因为在趋利性之外,我们还受到良心、道德乃至法律方面的约束。而"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这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如果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就不能称之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将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