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学里的现实世界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是人的行为。可是经济学常常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使得经济学对世界的解释更精确,对于指导人类实践也更有效。
物以稀为贵,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可是为什么物稀了就贵?毕竟,稀少时的物品跟富余时的物品,表面上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到底怎么回事?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原理,从人的心理出发,把其中的道理解释得透彻如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最早说过这句话。当你也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误会了它本来的含义。它的本义是说,人家花钱请你吃饭,你没有买单,可是你是有代价的。因为你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把时间用于白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时间本来能有的价值。这就是时间成本。它提示我们,做事的真正成本,不仅包括为做一件事已经付出的代价,还包括为做它所必须放弃的那些东西。当你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哪种选择所放弃的更多,两难也就不难了。
我们知道事情处于暂时平衡或者相对静止的状态时才有意义,比如价格就是这样。这个状态就是均衡。均衡是各方利益都得到关照以后的结果,均衡的达成也是通过边际调整达到的。
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是因为经济学家看世界的方式和常人不同,也与其他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不同,经济学家有一套自己的看问题、看世界的方法。这些方法,帮助人们更科学地认识了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提高了人类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以下就先说说经济学家的几个特殊思维方式,它们有助于矫正甚至可以颠覆你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
第一个是边际考虑。
在经济学上,"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的"。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性质。
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任何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之为"边际革命"。
经济学认为,某种要素的贡献,是由其边际的一单位的贡献决定的。下面举一个关于农民种粮食的例子加以说明。
假定只有1亩地,如果一个人种,可以打500千克稻米,但是两个人却不会打1000千克,只能打900千克,三个人只能打950千克,等等。想想,如果人数不断增加,在这1亩地里有1万个人,能打多少千克稻米?0斤!因为1万个人一块上去会把土地踏平的。
从中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第二个人没有第一个人打的稻米多,第三个人没有第二个人打的多,依此类推。总之,后一个人没有前一个人打的多。经济学家把这个规律叫做"边际产量递减",也就是说新增加的人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产量不递减,那就是递增或者不变。我们看看这是否可能。如果边际产量不变,那就意味着后一个农民的产量永远与前一个一样多,那我只要用1亩地,就可以生产出养活全中国人需要的粮食,只要不断地增加农民就行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100个人来种这1亩地,那么每个农民应该得到多少工资,也就是多少稻米呢?因为每个农民没有差异,所以他们得到的稻米应该是一样多的。农民得到多少,取决于农民的劳动贡献有多大。他们每个人都得到500千克,还是所有这100个人的产量总和的平均数,抑或是其他呢?
当然不可能是500千克,因为一共也没有这么多的稻米。所以,一般人会说是平均数,也就是把所有100个人的产量加起来,除以100。这似乎有道理,既然每个人得到的稻米都一样多,当然得是平均数。但是,如果每个人拿走平均的产量,农民就把所有稻米都拿走了,土地的主人不会同意。
每个人到底能分到多少稻米?必须进行边际考虑,也就是看最后一个人,即第100个人的产量是多少。比如是99个人打了745千克,第100个人来了之后,能打750千克,那么最后所增加的产量是5千克,这个产量就叫"边际产量"。经济学家说,每个人应该获得的稻米就是这个边际产量,即5千克。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劳动的贡献只有5千克!
最后一个人对粮食的贡献只有5千克,其实每个人,包括第一个人的劳动的贡献也只有5千克。
首先,稻米能生产出来,不仅仅靠农民的劳动,还要有土地,因此,稻米是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土地对总产量也有贡献,产量不全是农民的贡献。
其次,如果让第一个农民排到第100个,他能打的稻米也只能是5千克,而不再是500千克;让最后一个人排到第一个,他打的稻米也将是500千克,而不再是5千克。第一个来的和最后一个来的,区别在于:第一个人自己用1亩地,而最后一个人只能用1%亩的地!这说明,他们劳动的贡献是没有差别的,都是5千克。
农民应该按照自己劳动的贡献分得稻米,也就是每人5千克。
与边际产量递减类似,效用也是递减的。为了对此加深理解,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俄国的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非常鲜美,他本人也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访他,他给朋友做了香喷喷的鱼汤,上面漂着一层油,像琥珀一样,里面都是鲟鱼片和内脏。朋友很快喝完一碗,在朋友刚放下碗时,杰米扬又端来了第二碗。朋友边喝边和他聊天,很快第二碗也下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杰米扬又盛了第三碗,朋友实在是不想喝了,但耐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勉强喝完。当看到杰米扬又端出了一碗汤时,朋友最后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到杰米扬家做客了。
为什么杰米扬用好喝的鲟鱼汤招待他的朋友,却让朋友再也不敢到他家去做客了呢?对于这个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汤与喝第一碗汤相比,他的满足感是依次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要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沿上的欲望,它是在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首先放弃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边际欲望,满足这种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个公理。以吃馒头为例,假如边际效用不变,也就是后面一个馒头,永远跟前面一个一样好吃,那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永远吃下去,永远吃不饱!更不必说边际效用递增了。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经济学的第二个独特视角是机会成本考虑。
成本是每个人做事时都会考虑的因素,收入减去成本才是利润。可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成本,与一般人说的成本差别很大。
一般人头脑里的成本概念是会计成本,也就是做账用的。会计成本有几个特点:第一,会计成本是直接的成本,即实际发生的成本,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第二,会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但是经济学家说的成本却很不一样,那就是"机会成本"。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作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
《艺文类聚》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父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都会有所失。于是父母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女儿便**出两只胳膊。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作出决策的原因。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小李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10万收入。现在,小李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元,会计成本是10万元,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和各种其他费用。他的会计利润就是:
11万-10万=1万
但是,经济学家认为小李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至少赔了9万。因为,如果小李的时间不是用于开餐馆,而是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他就会有10万元,现在他只有1万元,所以,他至少赔了9万元。问题出在他少算了成本,不能只算买菜、买肉等的成本,为了开餐,他放弃的收入也是成本,而他没有算上。
这里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可能有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为什么?比如一笔资金,有1000个项目可以投资,最多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有经济利润。这意味着投资这个项目得到的收入,比做这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大,也就是比所有其他项目获得的收入都大。如果还有另一个项目也有经济利润,那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收入也大于所有其他项目的收入,包括前一个有利润的项目,这就矛盾了!
所以,只有把资金投到那个唯一产生利润的项目上去,才真正有经济利润,才是正确的决策,其他的都是错误的。这是经济学的高明之处,会计学认为任何一个项目都可能有利润,而经济学认为只有一个项目才有利润。
我们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不但要看由于做这件事我们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们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这件事情就不值得做。
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请你吃午餐,他出钱,而且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免费的么?不是!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是你的资源,它有多种用途,除了跟人共进午餐,它还可以用于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游戏、上网,甚至静坐遐思。如果你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你就放弃了其他的享受,也许这些享受中的某一项其价值比吃这顿午餐对你更有价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这顿午餐不是免费的。即使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不一定就高高兴兴兴地去了,而是要考虑你吃这顿饭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时我们抱怨,请人吃饭,那个人却不来。其实,人家是考虑了机会成本。
常常听新闻报道说,某家大企业又创造了多少利润。如果用经济成本计算,还有没有利润呢?也就是说,如果投入到这家企业的这些资金,给了其他企业,后者的产出又如何呢?只有在投给这家企业比其他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时,才证明把资金投入到这家企业是划算的。如果把资金给别的企业能产生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家企业就不再是赢利的,而是亏损的了。资金配置到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种错误的配置。
因此,一个社会的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它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错配,整个社会的利益就会减少。因为社会为得到这个收入,放弃了更多的收入。
谁能进行正确的配置呢?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是最好的手段。说到底,市场是市场的一种拍卖机制,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会引导资金流向有利润的地方。市场力量越薄弱的地方,人们越不富裕,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太有限了,资金,这个最稀缺的资源,都被行政配置了,它们都没有流到有利润的地方去。机会考虑,对于资源正确配置非常重要,对于我们作出正确决策,非常有启发。
经济学的第三个独特视角是均衡考虑。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件事情,如果有好处,或好处大于坏处,人们就会着手去做。可是再好的事情做下去也会变成不好的事,这叫物极必反。比如吃饭,看到饭菜好吃,就大快朵颐,可是你不会一直吃下去。因为吃到一定时候就会觉得,这一口不如上一口好吃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新增加的一口,没有上一口好吃,而且这个递减会一直持续下去。肯定有那么一口,是你的最后一口。这一口在理论上说,你吃不吃都是一样的,这一口的效用是零。但下一口你不会再吃了,因为下一口,你吃了还不如不吃,它比上一口的效用要低,是负数,也就是你只觉得撑得慌、难受。
某一口之所以成为最后一口,就是由于吃了它,你觉得增加的好处,也就是边际好处,正好等于或者还赶不上增加的坏处,也就是边际坏处。这跟物体的均衡是一个道理。
所以,做事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边际好处和边际坏处在哪里相等。在此前,应该继续做,因为做的话,你的净好处,即好处减去坏处,就增加了;在此后则应该减少做,减少才会使你的净好处增加。这样你的利益才会达到最大化,相当于吃饱了又不难受。虽然你想都吃下去,但是,你不应该如此,因为全吃下去,会把你撑死。
均衡是一种暂时的静止状态。静止意味着事物让自己的某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会稳定一段时间。
人们常常嘲笑老年人保守,害怕变化。其实,害怕变化是人的普遍特征,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就会紧张,行动失据,遭受损失。人们买保险,就是花钱买确定性,买个平安,可见人们喜欢的是确定性,否则不会花钱买保险。而均衡就是一种稳态,一种确定,因为至少暂时不会变化。只有当事情处于不变状态时,人们才有机会观察、认识它们。如果事情变化无常,要认识它们是困难的。
均衡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是一点一点发生的。比如人类在进步,可是进步是一点一点进行的。均衡也是一点一点达到的,这是边际考虑的结果。经济学上把前边说的边际好处叫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边际成本。均衡是人们不断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结果。
消费者购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就是让自己花的钱所损失的效用和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厂商生产的最后一单位商品,是让自己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单位。均衡也意味着各种力量达到一种妥协。我们做事情,就是考虑各种因素,求得一种均衡的、让各方都接受的结果,这样大家才会相安无事。如果不能做到均衡,事情就不会结束。就如谈判,难就难在各方利益的均衡,必须作出妥协才能有结果。
均衡对我们的启发是,为了达到有意义的结局,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