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注意力经济:美丽也是消费动力

《史记》中记载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漂亮女儿,就是卓文君。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了一首《凤求凰》,琴声打动了屏风背后的卓文君,她偷看司马相如后"心说而好之"。事后司马相如让"侍者"当红娘,与文君连夜私奔到成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面临窘迫的生活,决定把车马卖掉,到临邛开酒店,文君当街卖酒。因为文君的美貌,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光顾。两人的生活因为酒铺生意的兴旺而逐渐好转。

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体现了汉代的"美女经济"的效应,因为美貌而多才的卓文君在大庭广众下卖酒,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买酒,才会使得她和司马相如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这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

如今,对美女的注意力不但没有在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被商家忽视,反而被不断地发掘出来,渗透到各种行业,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最时髦的"美女经济"。无论是商场开业,还是车展、房展,或是兜售某种商品,如今的商家都热衷于请美女出台,借美女生财。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婚纱秀""时装秀""内衣秀""轿车秀"无不打着美女招牌,依傍美女的姿色。打美女牌、算经济账,美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有辐射至各领域、渗透到各行业之趋势。

为什么商家会宠爱"美女经济"?为什么"美女促销"的戏码总是在不断上演?从经济学上看,商家就是在充分地利用美女的眼球效应,也就是"注意力经济"在发挥作用。

最早正式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他于1997年在美国发表了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目前有关信息经济的提法是不妥当的,因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其研究的主要课题应该是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对于信息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

所谓注意力,从心理学上看,就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程度。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它是不能共享,无法复制的;二、它是有限的、稀缺的;三、它有易从众的特点,受众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四、注意力是可以传递的,名人广告就说明了这一点,受众的注意力可以由自己关注的名人到名人所做的广告物--产品;五、注意力产生的经济价值是间接体现。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把注意力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媒体既是注意力的主要拥有者,同时又是注意力价值的交换者,所以传媒经济就是以注意力为基础的经济。但在当今信息过剩的社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形成一种商业价值,获得经济利益,因此在经济上,注意力往往又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而由这种注意力所形成的经济模式,就是注意力经济。进一步说,注意力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而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视觉上的争夺。

在知识爆炸的后信息社会,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十分稀缺的经济资源,不但成为财富分配的重要砝码,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明星、名人现象,而且经营注意力资源的产业如媒介、广告、体育、模特等获得迅猛发展,成为高利润的新兴产业群,注意力经济正在形成。

如今,注意力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商业模式,新兴产业的出现都不再是润物细无声,而是先打雷后下雨,在一番轰轰烈烈中登台亮相,表现出泡沫经济特征,互联网的发展就是采取这种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的。

注意力经济营造了一种新的商业环境和商业关系,它改变了市场的观念以及市场的价值分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进入一个品牌经济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更加注重公众的注意力和长期顾客的维持,关系营销、事业营销、品牌教育等新概念被引进。

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越来越注重客户价值,管理的内涵日益外部化,媒介的风险日趋突出,注重客户的价值与客户关系的协调管理,引进了声誉管理和风险公关的新理念。注意力经济引发了发展战略的变革,专注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大企业在纷纷剥离非主导业务,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小企业则靠专业化和特色化获取生存的空间。

因此,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也就不值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