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孩子学习音乐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科达伊有一句名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音乐绝不是他一生的全部;但是,音乐将伴随他全部的一生。

音乐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瑰丽宝石,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欣赏的乐声,除了艺术上的价值之外,它还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效应。美妙的音乐可以给人以美妙的享受,启发人们的灵感,开阔人们的心胸;音乐还可以通过它的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人的机体的活力。现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告诉我们,音乐可以对神经系统中的边缘和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情感和内脏活动。比如,有些强节奏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活力和焕发人的体力;有的音乐通过乐曲节奏的变换,直接影响听者的呼吸节律;有的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和力度并因此而影响人体交感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上升;有些轻松悠扬的音乐,又可以直接调剂人的精神状态。总之,音乐可直接引起大脑的反应,比语言引起的反应,有时更加直接和迅速。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音乐作为一种体现世界的特殊语言,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是顺理成章的。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身为父母的人)提出疑问:音乐与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如果不是为了当音乐家,不是以音乐为业、以音乐为生,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可以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以下两点却是永远成立的。

第一,音乐对人的作用最早,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几乎所有的母亲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唱摇篮曲或者催眠曲,这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明证。事实上,婴儿在未出娘胎的时候,就能够对音乐有不同程度的感知和反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具有音乐天赋。

第二,音乐对人的作用最直接,人对音乐的感知不需要任何媒介。语言和文字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要经过理解、联想、转换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才能进入人的心灵,而音乐能够直接打动人心,不通过任何的中介,不需要任何的转译。

古老的“禅”学有一句口号,叫做“直指人心”,何为“直指人心”呢?除了信仰外,也只有音乐才称得上。因此,从这一特性来说,艺术门类似乎应该这样排队:音乐,美术,文学,其他综合艺术。

让我们再倾听一下伟人的感慨吧。

柏拉图说过:“受过真正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也就是说,人们不但可以从音乐中获得心灵的升华,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力量和慰藉。

托尔斯泰说:“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使人感到团结和友爱。”

爱因斯坦说:“我的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来自音乐的启发。”

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教育应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的高深方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的时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空前激烈的竞争。对于集体(公司,企业甚至国家),实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才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对于个人,前途和命运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基本素质,取决于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精神与体魄协调并重,知识、能力、见识全面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素质决定了人的前途,决定了人的命运。对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追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这样紧迫,这样深入人心。

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凸现在我们面前的。

现在,你还在为是否让孩子学习音乐感到犹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