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重要音乐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欧洲兴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的运动。它的原理,或者说“理念”用一句话说,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乐记》中写道:“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再好不过地道出了音乐的本质和本源。人类的这种原本的习性,是共通的,从远古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的。所以,这样的习性和人类一样古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就是要从这个古老的源头出发,去革新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生而具有的自发欲念,人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天性和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人而绝非完全是音乐技术的事情。音乐教育应该首先为许许多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使他们具备音乐的基本素质,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享受到音乐所赐予的人生乐趣。音乐教育还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平衡感、结构感、空间感、独立个性、合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独特功能。他还认为,音乐既然是先于智力、潜于人体的,施行音乐教育就不宜过多地诉诸理性,而通过人体的活动,感受、表现音乐才是最佳的途径。“让孩子去做”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原则。让孩子在亲身参与的动作、语言、表演、舞蹈、奏乐、创造音乐等大量活动中,直接感受音乐,充分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能,并逐渐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他还指出,原本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到音乐中去的。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去进行音乐的探索和体验。因此,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结果的做法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教学过程。这样的教育观念,确定了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原本性、综合性、不断创造和开放性的特点。

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的。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来将这些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

在奥尔夫的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被领导。

即兴创造性

即兴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作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孩子去用自己的全身心来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的早!想象一下,这样的创造体验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他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适合所有人

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现他们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所以,在宝宝的小嘴还不会唱,小手还不能演奏,身体还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已经能感受音乐了!妈妈们一定尝试过,抱着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随着轻快的音乐轻轻旋转摇晃,而他也会快乐地手舞足蹈——虽然他并不能用语言抽象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已全然“溢于言表”。在奥尔夫的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孩子的妈妈们,也同样那么快乐地游戏着,丝毫没有大人的矜持和羞涩。一位老师说,她们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放得开的,是上了不少课后才克服了羞涩,现在已经是摸爬滚打毫不含糊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当父母对音乐有热情,才能带动宝宝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奥尔夫教学法始终体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可贵之处在于: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而且让孩子在置身子“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