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我”,多一点共同意识

心理学家指出,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我意识,因此,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人指使。如果对方意识到你是在说服他时,他的自我意识会变得非常强烈,本能地与你对抗。

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名的演说家,他们在演说时往往能够与听众打成一片,造成一种“一振臂而应者万千”的场面。他们都能够营造一种气氛,使听众在这种气氛中轻而易举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演说中牢牢地抓住听众的心,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言辞和他们演讲时的态度,能够很好地引起听众的共同意识。那些比较明智的演说家在演讲时,往往不会说“我”“我的"之类主观性比较强的字眼,而经常使用的是“我们”“我们的”“我们大家”等可以将听众和自己拉近的字眼。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演讲的内容与听众息息相关,只需简单的几句,就可以拉近听众的心,使每个人都有“真是这样”的感觉。

如果你细心看一看西方一些国家领导人的竞选演讲稿,就会发现,他们面对选民演讲时,都会尽可能用一些能体现“共同意识”的词语。以尽可能多地赢得支持。这些词语包括“我们”“我们大家”等等。比如,他们会说:“我们要尽早将牛肉自由化,使大家都能够吃到廉价的牛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行使我们的共同权力。”这样的话很能打动人心,很容易让听众产生一种同甘共苦的感觉。

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我意识,反映在语言逻辑方面,就是不希望听到被人指使、命令等词或句。如,你讲“你听我说”“我的意见是"“我认为"等,易引起对方的警戒与反感,而且你越是这样讲,越容易激起他潜意识中的对抗。有些人为什么爱和人抬杠,往往就是因为他秉持这套思维逻辑:你越是强调“我”,我越是不服你。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解释、说明,可能会被认为是狡辩,是在驳斥他。所以,高明的说服者,往往不会过分强调自我,会小心翼翼地使用“我”这个词。

在说服自我意识较强的人时,要不失时机地多说几个“我们”“我们的”,这样,就会在语言上把大家“捆绑”到一起,让对方觉得你和他的利益、观点一致,至少你没有把他推向对立面。大家一个鼻孔出气,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那他原本坚硬的防御堡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地消除。

所以,在向别人提建议或意见时,一定要少使用“我""你”,而要说“我们俩”,或者说“咱俩”,这样,就可以使对方觉得有些事情只有他和你可以分享,从而增进了你们之间的亲密感,并且会让对方产生你我一体的共同意识。

总之,自我意识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之中。因此,当你试图说服对方时,一定要使用“我们”“我们大家”之类的字眼,让对方的自我意识与你的自我意识合二为一,形成共同意识。这样,对方才会相信你所说的话是从你们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也才会接受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