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任性不能走向两种极端

现今的家庭中,任性的孩子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任性是孩子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反映,往往是他们用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因为孩子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向往、兴趣,向父母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任性,父母往往很头痛,不知如何是好,容易走向两种极端。

事例一:

爸爸虎着脸快步背着6岁的儿子往家走,背上的儿子还在因为不给他买玩具而不停地哭闹着。这时,爸爸实在忍无可忍,一把将儿子从背上卸下。这个举动使得一直在后面追赶的妈妈倍加心疼,妈妈见状马上加快了脚步,赶到了儿子面前,并在儿子面前将丈夫狠狠地推了一把:“你真狠。”妈妈心疼地扶起孩子,并告诉他:“爸爸是个大坏蛋。”

孩子要什么,有些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百依百顺。这些父母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疼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最无知的爱。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就等于怂恿孩子任性、专横的毛病。实际上,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生活中,有的父母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给予孩子精神鼓励,实际上,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事例二:

小东是个任性的孩子。这天,妈妈要去逛商场,小东说什么也要跟去,可是,他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为此,妈妈严词拒绝了。小东不依不饶,竟当场哭闹起来,妈妈气急败坏,“你这小兔崽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了!”说完,猛地将儿子抱进房间,“啪”的一声把门反锁住,径直一个人走了。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任性不能迁就,要采取强硬手段,丝毫不能退让。孩子要这样做,我偏不许;孩子要什么,我偏不给;孩子要买什么,我偏不给买。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仇恨父母。

其实,当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愿望恰好发生矛盾,双方处于相持的僵局时,父母不妨做出暂时的让步。当然暂时的让步并不是迁就,而是为了摆脱僵局,缓和矛盾,以便另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教育。父母可以用“许诺”的方法来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和矛盾。比如,孩子想要一种什么东西,父母一时拿不出来,父母就可以说:“等一会儿,我给你找。”或者父母根本没有孩子想要的那种东西,父母可以说:“我给你一个别的东西吧。”在运用“许诺”的方法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做到言而有信,答应孩子的事情,事后一定要兑现。有的父母误以为孩子小,过一会儿就忘了,对孩子许诺的事,不必当真。甚至有些父母,有时为了制止孩子的某种行为,让孩子听话,随口答应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以为如此哄骗一下就可以过去了。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不相信父母,使父母的威信在孩子心目中降低。有的孩子还可能从父母身上学会说谎、欺骗,养成不诚实的恶习。

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杜绝任性行为,应从小抓起。

第一,父母对孩子持有一定的行为界限要求,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的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第二,在孩子任性时,父母要善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开去,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孩子进入超市,吵着要买糖果,看见气球,又闹着要气球,此时,父母可设法让孩子去观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气球。

第三,父母要有耐心。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可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到,他的哭闹吓唬不了谁,这样,他就会自觉没趣,渐渐地安静下来。

总的来说,孩子耍脾气、任性,父母不必太过紧张,重要的是疏导。但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全凭自己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同时,要向孩子明确自己对任性行为的立场与原则,这就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父母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