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贴标签会伤害孩子

“你总是马马虎虎。”

“你真是太懒了。”

“你这个笨蛋。”

常常听到父母如此训斥孩子、为孩子贴上标签,当然,家长有时并非捕风捉影,可这样做孩子的这些毛病就能改掉吗?特别是当前随着社会越来越多针对厌学、逃学、网瘾、早恋、打架及青春期叛逆心理等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异常的孩子进行“扶正偏差”学校的出现,很多孩子都被贴上了“××孩子”的标签,让他们背负了一张沉重的“名片”。对此,心理专家明确提出,孩子成长缺陷不可小视,但千万别乱贴“××孩子”标签,给孩子任意地贴上标签,会导致孩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父母的负面评价不仅会在当时令孩子不快,而且会在他的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痕迹。

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不但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更脱离不了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孩子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容易使孩子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保持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有人称之为“标签效应”。

标签之所以会产生效应,是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态度,而孩子往往缺少主见,总是无条件、无意识地承认和接受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无法对这些评价做出客观的评判。比如,当孩子被父母告知“你是个害羞的孩子”时,孩子会以为自己真的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并在社交中产生退避的行为;当父母说“你怎么这么笨”时,孩子会感到非常紧张,往往表现得更笨。

既然消极标签会引导孩子走向消极面,那么,积极“标签”是不是就可以把孩子引向积极面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有些父母可能不知道,成功的孩子时常都得到了大人的“助推启动”——这正是孩子起步时所需要的。父母的建议、鼓励、信任,都是孩子不怕失败、敢于进取、迈向成功的“助推剂”。

一份调查显示: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几乎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暗示,最多的是来自父母。积极的暗示是表达爱的情感,而不是夸张、夸耀或对缺点的掩饰。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肯定孩子,夸大孩子的优点,缩小缺点,营造“我能行”的心理氛围,孩子的好习惯和情绪就会接踵而至,这也是所谓的“暗示教育”。专家认为:积极的暗示,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的暗示,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给孩子宽阔的发展空间,并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一旦孩子有了网瘾,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医学上的治疗对象。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专家,治疗网瘾只会给孩子贴标签,什么狂躁症、自闭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这其实并不恰当,不断指责孩子“不上进”“贪玩”“上网成瘾”等,只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家长应把教训的口气换一换,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与孩子交谈,逐步把孩子引导出网瘾误区。事实正如此,孩子打架,并非就是有“暴力倾向”;孩子不合群、不善言谈,并非就是“心理阴暗”;孩子写情书、早恋,并非就是“道德败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组织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上前线作战。出发前,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专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每一封信都告诉亲人,自己的表现非常非常好。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已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英勇作战等。自然,亲人们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赏。

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英勇战斗。

可见,来自他人或自我的心理暗示,都会对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唤起自信,自信能激发热情,调动积极性,从而使一个人奋发向上,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相反,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使人丧失自信,降低动机水平,最终放弃努力,一事无成。

激发孩子改善自己行为的最终目的是鼓励他认定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在这一基础上,父母才能要求孩子摒弃不良行为,力求上进。如果父母急于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使孩子相信自己不可救药,又怎样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改善他的行为呢?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话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效果,看看是否有负面效果。

总之,父母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