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的心理成因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以上是一则笑话,笑话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石油大亨原本就心知肚明这是假话,但却在“羊群”面前居然也失去了理智。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么多人的判断应该不会错,即使走错了也有很多人陪着。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写过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来描述人类的羊群效应。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虽然已经迟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

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

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

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

“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

“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并非文学家凭空捏造,心理学家阿希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批实验参与者,都是大学生,他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七个人,让同一个小组坐成一排。在这七个人当中,有六个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个人是真的被试者身份。实验开始了,研究员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要求组员们对与卡片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员总是将实验合作者安排在前面回答问题,真的被试者排在最后回答问题。在第12次测试中,实验合作者和被试者回答的问题都一样,从第三次开始至第12次问答,六名实验合作者都按事先要求的那样故意说错答案(题目非常简单,排除了智力因素),以此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然后趁机观察被试者是否发生羊群效应。

实验结果正如阿希所料:

只有大约25%~30%的被试者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所有被试者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大约有15%的被试者,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为了探究羊群效应的心理根源,阿希在实验后对从众的被试者作了访谈,并将访谈结果归纳成从众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被试者将他人的反应当作参考,发生了观察上的错误,导致知觉歪曲。

第二种:被试者意识到自己所看与所想的与他人不同,但不相信自己比多数人的答案正确,选择了否定自己,发生了判断歪曲。

第三种:被试者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错,发生了行为歪曲。

阿希经过分析,将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归纳为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信息上和规范上的压力。

1.信息压力

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概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相信多数人,导致从众。

2.规范压力

群体中的个人因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其他成员视为异常者,被孤立,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选择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羊群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他们发现,性格内向、自卑的人从众多于外向、自信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从众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