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培养心智的活动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则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通过博览群书,不仅能让人增长见识、明白事理、锻炼心智,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敏锐思维。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有杰出成就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智过人。我们无法想象:诸葛亮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何以知天文、晓地理,战胜周瑜;鲁迅如果不是博闻广识之人,又怎么可能执笔为匕,化文字为力量,照亮意欲改变黑暗现实的年轻人的心;毛泽东、周恩来如果没有坐拥书山的经历,又怎么可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正是因为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成就了他们之后的事业与成功。

故事一: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鲁迅一枚金质奖章。鲁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夜读难耐,鲁迅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为止。鲁迅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故事二: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而且酷爱读书。

读中学时,王亚南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王亚南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王亚南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王亚南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名人成才的故事无一不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孩提时的阅读习惯与长大后的成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于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个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人不仅更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还能赢得他人的羡慕与赏识,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成功的机遇。相反,如果孩子知识浅薄,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庸碌无为的人。

对于孩子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以下的好处。

1.阅读能弥补个人经验的不足,增添生活感受

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阅读还能让孩子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孩子的知识面更广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不仅会让孩子学到更为广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孩子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对孩子来说,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孩子经历的不足,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新的感受。

2.阅读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想象力是最丰富的,而想象的过程又是孩子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的过程。因此,想象的产生离不开表象的积累,而表象的积累又多来源于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孩子可以从文学作品中积累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孩子的表象积累更快、更多,想象也就有了原料,联想起来就更加容易。因此,阅读书籍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而文字没有固定的形式,孩子在阅读时,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也就是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只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的语言逐渐积累起来,才能拥有丰富的语言,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出口成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小学生今天做某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表达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叶老先生的话很明确地指出写作与积累的关系:阅读多了,积累也就多了,作文的表达也就强了,语言自然也就丰富多了。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阅读,因为孩子书读得多了,就会把读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的语言积累也就会越来越丰富,下笔自然也有“神”了。

总之,读书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措施,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将来会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展示出孩子的天赋和才能,造福于社会乃至全人类。从主观上看,成才的要素可归纳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来说,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增强素质。

少儿时期是孩子读书的重要时期,更是人一生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父母要抓住关键时期,从小就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以下是具体的办法。

1.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大家知道,六龄童演猴戏,他的儿子六小龄童的猴戏便登峰造极,正是家庭熏陶的结果。实际上,兴趣教育比强迫孩子去做连家长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事更容易,效果也要好得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至关重要。

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就得把书的魅力展示给孩子,就像要让孩子吃梨,得先让他看到好像尝到梨一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还要在读完书后进行思想引导,如:"书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口,发现另一个美丽的世界。""世界上谁的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是无法战胜的。那智慧从哪里来?从书里。"在适当的思想引导后,孩子自然会更喜爱读书。

2.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与书交朋友

6岁的枫枫好奇心很强,对什么都感兴趣,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喜欢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然后问别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一天总有一千个为什么!

一天,妈妈带他到动物园去玩,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忙碌个不停。

“狮子吃蛇吗?”

“企鹅为什么生长在寒冷的地方?”"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呢?"

枫枫的妈妈微笑着告诉他:"你问的这些问题书上都有,等我们回家以后去查查这些问题好不好?"

回到家后,枫枫迫不及待地要求妈妈给他拿书看。妈妈拿出有关动物的书给枫枫看,枫枫高兴极了:"哇!里面有这么多动物呀!"书上的动物图片使枫枫看得入了迷,他一边看,一边要妈妈读书上的文字,枫枫就这样开始了读书识字。以后,枫枫只要在外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要妈妈给他找有关的书,不知不觉中,枫枫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孩子好奇的提问是一种借助成人的力量对周围环境进行认识的探究行为,是孩子求知的萌芽。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抓住孩子好奇的契机,让孩子去读书,通过读书寻找答案,慢慢地,孩子的读书兴趣就培养起来了,其探索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一个喜欢探索与求知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爱读书呢?

3.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激发其阅读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因此妈妈可以利用故事来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孩子来说,故事无论多长,永远没有结束,他希望妈妈永远讲下去。他们会经常问妈妈:"后来怎样了?""白雪公主现在在哪里?"这时,妈妈可以针对孩子的心理,先将故事讲一半,在孩子急欲知道故事结局时,再借此时机把书给他看,未知的故事勾着孩子的魂儿,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想着看书。

为了让孩子始终保持阅读的热情,家长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阅读要求,不要让自己的世俗想法扼杀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另外,家长不能把读书、学习看成是一种得到某种荣誉的途径和工具,而应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用正确的心态教孩子去阅读。

4.教孩子把阅读作为一项消遣活动

在轻松的氛围下,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有趣的漫画书,谈论书上的内容。也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