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引路人而不是代办者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人生之路,是成长之路。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中,父母有着什么样的使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代办者,陪孩子走一程,而不是替孩子走一程。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很多父母却忘记了自己“陪”孩子走的使命,反而喧宾夺主,把"陪"变成了"替",事事替孩子包干到底。孩子上小学时,替孩子收拾书包,背书包;孩子坐车时,替孩子“抢”座位;孩子要上兴趣班时,替孩子选兴趣;孩子上大学时,替孩子扛行李,收拾床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家长包办一切,孩子却没有事情可做,家长情绪饱满,可孩子早就没了兴趣,成了一个万事不愁的旁观者,成长的主角反倒成了配角。那么,这些孩子对于角色的替换又有什么意见呢?

1.无所谓

黄宁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个子长得也高,俨然像个小大人,但是他做作业却从不认真、不细心。黄宁完成作业的最后情景经常是这样的:匆匆忙忙地、飞快地将作业写完,不管对错,将铅笔往桌上一扔,就急急忙忙跑向电视机前或者是奔向门外。

书桌上满摊着他的作业本、练习册、课本以及铅笔、橡皮。通常是黄宁的妈妈先将书桌整理整齐,把他的课本、铅笔盒等一一放入书包,然后再将他的作业从头至尾检查一遍,用铅笔将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通常总会有错误,而且不会太少),再将孩子叫回来改正。

对于妈妈指出的错误,黄宁连想都不想,也不问为什么错了,拿过来就改。时常,改过的作业还是错的。当他再被叫来改错时,他就会不耐烦,大声地嚷着说:"你说应该怎么做?"

因为习惯了妈妈的包办,黄宁已经失去了自己做事的能力和主动性了。反正什么事情都有妈妈在于,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无所谓了。这种“无所谓”的心态恰恰是孩子依赖心强、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试想,一个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事情毫不在意的孩子,今后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2.厌烦

“妈妈总喜欢什么都给我安排好:衣服应该这么穿,出去玩应该带什么吃的,每天应该几点睡觉……总之,我做的好像都不对,要是没有按她说的做,她就会很生气。"

12岁的刘东怎么都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老爱给自己做决定,并且一切还得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为此,刘东非常厌烦。

妈妈的好心非但没有让刘东感到快乐,还令他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一个对家长产生厌烦心理的孩子,又怎么能接受家长的教育呢?

也许,家长给孩子安排一切的初衷仅仅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教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一种保护心理使然。在家长眼里,孩子总是弱小的,而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可以间接减少孩子在生活中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对孩子来说,他们有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2岁多的小男孩,走到一处多级台阶下面。父亲放下孩子,想休息一会儿。男孩好奇地顺着台阶向上爬,每爬一级都特别费劲,要吭哧老半天。父亲看着孩子爬了两级,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了最高处。孩子又哭又闹,父亲一脸茫然,骂道:"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去吗?我把你抱上来,你哭个啥?"

一位老人走过去,对那位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让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父亲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孩子在哭,没办法,只好照做了。他把孩子抱到台阶下面时,孩子马上止住了哭声,重新开始爬台阶。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2岁的孩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爬行"来获得生活体验,更何况是一些大孩子呢。作为家长,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剥夺孩子自己亲身体验的权利,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益。

那么家长应如何端正自己的角色,当好引路人呢?专家建议,要当好引路人,家长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锻炼就意味着让孩子独立参与活动,并且明确活动的目的、步骤以及要求等,在孩子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活动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总是乐意承担,并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孩子在能力意志等方面将会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比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这样就能够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2.引路人应给孩子知识的启蒙和行为的引导

这里所说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包括科学文化知识,还有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如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与人交往、承受挫折、聪明理财、心理调节等。

家长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者、行为的引导者,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根据社会规范和孩子的成长特点,给予孩子知识的启蒙与行为的引导以及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指导,都不能算是称职的家长。

要想做好知识的启蒙者,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供给工作,还应该在学习上给孩子以信心,给孩子以鼓励,给孩子以方式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3.引路人只提供参考意见,让孩子自己决策

自己选择,自己决策,是一个人独立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角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考哪个学校、报什么兴趣班,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进而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决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或代孩子决策。

4.引路人应学会分享孩子的成功而不是替孩子取得成功

每个孩子在获得成功的时候,都渴望有人与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家长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能做到让孩子享受成功的乐趣,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小莉与妈妈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孩子心灵手巧,可以将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妈妈非常高兴,总在孩子搭好一个形状以后,高兴地大叫:"天那,太厉害了,这么难的你都能搭得出来?""哇,终于又成功了!”

小莉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声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行为的动力,她搭得更欢了。

人生好比一次长跑,而且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去面对,没有人可以替代。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永远奔跑下去的品质、习惯和力量,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