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通向欧洲的门户、奥斯曼曾经的古都

如果你要从欧洲走陆路进入土耳其,或者反过来,经陆路从土耳其去欧洲,那就必须经过埃迪尔内,因为它是土耳其通向欧洲的门户。埃迪尔内人口20多万,位于伊斯坦布尔西北,两地距离约200公里。它位于毗邻希腊和保加利亚的边境地区,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这是一座古城。公元125年,由于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到来它成为一座驻军城市,并更名为哈德良波利斯(Hadriano Polls),后来它成了罗马人生产武器和盾牌的兵工厂所在地。公元3世纪末,它成为罗马帝国色雷斯4个省的首府之一。后来它在经历了汪达尔人、保加利亚人的侵占以及十字军的劫掠之后,于1362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更名为埃迪尔内。它不仅成为奥斯曼帝国向欧洲扩展的桥头堡,而且还在1413一1458年期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19世纪至20世纪初,这里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先后有俄国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等等。同时这里还成了奥斯曼帝国前欧洲殖民地的大量难民的避难所,因此在此期间,埃迪尔内人口有了大幅度增加。

这里最吸引人的便是许多奥斯曼建筑。奥斯曼人占领该城后,据说修建了近300座清真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宏伟的塞利米耶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是为塞利姆二世苏丹建造的,1575年落成。同样是建筑大师希南的杰作,被认为达到了奥斯曼建筑的顶峰。清真寺有18个小拱顶,中间是一个大的拱顶,其直径达43.5米,四座高耸入云状如火箭的宣礼塔矗立在大拱顶四周,气势恢宏。

在清真寺内部,有8根排列成圆形的巨大石柱支撑着拱顶,形成礼拜殿硕大的空间,由于设计精巧,殿内光线明亮,绝无灰暗之感。建筑大量使用了埃迪尔内当地的红色砂岩,色彩协调,美观大方。内部祭坛及苏丹祈祷处则装饰有伊兹尼克瓷砖,讲坛则由精美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清真寺后面的宗教学校现为土耳其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其藏品包括奥斯曼帝国大臣曾经用过的、配有绸缎装饰的帐篷、古兰经副本、武器、玻璃制品、各种饰品以及本地特有且闻名全国的涂橄榄油摔跤比赛的图片。

在其不远处则是考古和人文博物馆,这里的藏品主要有色雷斯地区出土的陶器、大理石半身雕像、青铜饰针、珠宝、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的钱币以及在距此不远的吕莱布尔加兹发现的古希腊阿波罗雕像的古罗马复制品。其中某些藏品的图案已被用于服装服饰和地毯。

在出城不远的东北方向的农村,还有一座熠熠生辉的白色建筑群拜亚泽特清真寺,它建于1485年,由拜亚泽特二世苏丹下令建造,其中包括清真寺、医院、医科学校、药店、浴室、宗教学校、厨房、施粥铺等等。这里还与一件人类防疫史上的大事有关,18世纪初叶,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女士正是在这里给她的孩子们接种了天花疫苗,后来又把这种方法传回了英国,从而为人类消灭天花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当时绝大多数欧洲人对此还一无所知。这里的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的手段也与众不同,在白色石块砌成的古老的治疗室内,病人可以借助潺潺流水声、音乐和鲜花来恢复心灵的平静,以有利于肌体的康复。据土耳其历史上有名的旅游家埃夫利亚·切莱比说,当时,来这里游览是埃迪尔内纨绔子弟最热衷的消遣之一。

总之,埃迪尔内作为奥斯曼王朝曾经的古都,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奥斯曼气息,这就是它的吸引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