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好的孩子易成功

口才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资本。放眼政坛或商界的风云人物,无人不是能言善辩的高手。我们无法想象:奥巴马没有良好口才能战胜麦凯恩登上总统的宝座,马云、俞敏洪没有良好口才能说服投资人掏腰包、鼓动员工跟随自己。

良好的口才,给人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沟通的顺畅,还能给人带来自信与融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别人面前、在众人面前,若能够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意念。这个人的自信心必定会大增,性格也会越来越温煦与美好。而人际关系和口才的高低更是有直接的关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怎样说、多说良言不出恶语,还真不只是个人的意愿问题,更涉及到口才的高低。

毫无疑问,孩提时的口才与长大后的口才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口才,等于为他(她)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个善于言谈,口才突出的孩子能在人群里做到谈笑自如,幽默得体,赢得他人的喜欢。通过口才,这些孩子能迅速走进他人的心灵,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友谊与喝彩。一个口才突出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从人群里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成功的机遇。相反,如果你的孩子不善言辞,就很可能会阻碍到个人的发展。

韩非为韩国的公子,与李斯一同在荀子门下学习。虽然韩非才华洋溢,但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多次上书韩王陈述他的抱负,都没有被韩王重要。

后来,韩非写的《韩非子》这本书流传到了秦国,书中的《孤愤》、《五蠹》等内容秦王嬴政看了非常喜欢,他赞叹说:"哎,如果本王能见到这个人,与他一起郊游,现在死也不感到遗憾了!"李斯听了非常嫉妒,就骗秦王说:"这本书不是韩非写的!"

为了证实李斯的话,秦国以战争要挟,逼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受到秦王的欣赏,准备重用他。但李斯怕韩非受了重用后,秦王从此冷落了自己。就在秦王面前告状:"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今天大王想要兼并诸侯国,最终是为了韩国而不是为了秦国的利益的。如果把他放回韩国,最终只会留下祸害,不如现在把他杀了!"才高八斗,但不善言辞的韩非就这样被奸人杀害了。

由此可见,口才不好,不但可能使孩子坐失良机。还可能让孩子在被人误解,因不善于言辞而蒙受冤屈。

与韩非不同的是,神童甘罗不仅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而且能言善辩,12岁就已经凭着卓越的口才被秦王破例拜为上卿(战国时诸侯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丞相)。

据说,这甘罗在祖父甘茂的教导下,自幼就智力超人,成了秦相吕不韦的宾客了。

有一次,吕不韦卿张唐赴燕国为相,联合燕国夹击赵国,张唐因故称病不肯出行,使得吕不韦很不高兴。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甘罗却说:"项橐七岁能当孔子的老师,我现在都12岁了,不妨让我试试!”吕不韦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便之如梦初醒立即整装出发。

后来,甘罗先行一步到达赵国,凭着出色的计谋与口才,说服了赵国的国王让出了五座城池给秦国。秦王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五座城池,自然大喜过望,他赞赏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纪啊!"于是就封他为上卿。

不难看出,在才智方面,韩非绝不逊色于少年甘罗。然而,在口才上面,甘罗就略胜一筹了。聪明、善辩的少年甘罗懂得分析利害关系,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话去打动别人、说服别人,为自己赢得主动权。正因为如此,甘罗受重用而韩非被无端迫害。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必然能够更加明白口才的重要性。人生而活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有利益上的竞争与冲突是难免的。想要解决冲突和矛盾,单靠暴力的手段,轻率、鲁莽地行事是行不通的,而应该依靠智慧的头脑、优秀的口才做为"战斗"的利器,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家长,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唯一能做的,便是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小努力培养孩子的口才,便是让孩子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最有效方法和最直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