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一注意一成功

有一笑话,讲的是张三开着车在乡间的小路上奔驰着,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哼着小曲儿,好不自在。这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冲着他大声喊:“猪,猪……”张三无缘无故挨了“骂”,一时怒火攻心,回骂道:“你才是猪。”不料,等他回过神来,迎头就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故事中的张三,之所以发生“撞猪”的事故,与他开车不专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不专心,所以没有注意到迎面走来的猪,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车仰人翻的事故并不稀奇。在生活中,因为不专心,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事件并不鲜见。

案例一:

马明一边走路一边想着NBA球赛,想到精彩的地方,他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候,一辆自行车从他旁边斜穿而过,骑车的人回头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找死呀!都红灯了还过马路!”马明这才吃惊地发现:什么时候自己已经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央了。他暗自庆幸:好险哪!

案例二:

晓栋在桌屉里找练习本,他的桌屉里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擦过鼻涕的纸巾、旧报刊、各种颜色的蜡笔、折得面目全非的课本……可怎么找也找不着练习本。老师走到他身边,他浑然不觉,等到老师喊他名字时,他才反应过来,惊讶地说:“您叫我?”班上的同学哄堂大笑起来,原来,老师在讲台上已经叫了他三遍了。

老师问他找什么,他说找练习本,老师探头一看,练习本就在晓栋的眼皮底下!晓栋又是一惊:“呀!怎么老半天没找着,原来就在这啊!”实际上,晓栋一边在找练习本,一边在想网游升级的事情呢!

一个人只有有意识地参与并集中于一定对象,他的感官——眼睛和耳朵才会指向这个事物,才能听明白、看清楚。反之,如果这个人的意识,即心思不在这个事物上面,也就是不专心,那么,他的眼睛和耳朵也就不可能指向这个事物,从而出现“目中无物、耳中无声”的现象。案例一中的马明之所以连自己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且已经走到路中央还浑然不知,是因为他的心思没有放在走路这件事情上,他想的是NBA球赛,所以,才没有注意到路况。而案例二中的晓栋更是没有专心听课、用心找练习本,因此,练习本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他都没发现,老师在讲台前叫了他三遍他也没有听到……

一个人从看某一件东西(场景)到记住的过程包括几步:看见一看全(范围)一看清楚(细节)一看明白(理解)一记住。

同样,一个人听某一声音(场景)到记住的过程也大致包括几步:听见一听全(范围)一听清楚(细微)一听明白(理解)一记住。

这两种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效果,有意识的参与,即将意识(心思)集中到某件事情上,才可能有注意,有发现。

19世纪最伟大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从小就非常勤奋。为了省钱,高斯家晚上是不点灯的。但是,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于是他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窝,塞进一块油脂,插上灯芯,做成一盏小油灯。这样他就可以在微弱的光线中继续研究,直到深夜。

在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许多“数学日记”,记录在解题时的新发现和新解法等。有了这些坚实的知识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发现了好几个数学定理,成了很有名的小数学家。

1795年,18岁的高斯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很快就成为数学界的一颗新星。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数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有同样的发现。”

高斯的例子告诉我们,勤奋者必定是专心的,专心者才能注意到他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才能有所发现,才懂得高效地利用时间,从而获得成功。弗莱明的故事讲述的同样是这个道理:

1928年9月的一天,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莱明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工作。

在实验室的一排排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很多玻璃器皿,上面还分别贴着标签写着链状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状球菌等。这些都是有毒的细菌,尤其是其中一种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葡萄的细菌,存在很广泛,危害也非常大,病人的伤口化脓感染,就是这种细菌在“作怪”。弗莱明培养它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种能够制服它们、使它们变成无毒细菌的方法。遗憾的是,他试验了各种试剂,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药品。

这天,弗莱明又来到架子前,逐个检查着培养器皿中细菌的变化情况。当他来到靠近窗户的一只培养器皿前时,他发现葡萄状球菌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基长出了一团青色的霉。

这时,弗莱明的助手赶紧过来说:“这可能是被杂菌污染了,不用它了,还是倒掉算了!”弗莱明示意助手不要倒掉培养基,接着,他仔细地观察起这团青色的霉状物,在观察中,他惊奇地发现:在青色的霉菌周围,有一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

难道是这种青霉菌把葡萄状球菌杀灭了吗?想到这里,弗莱明不禁一阵兴奋,他马上把这瓶培养基拿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死去,只留下一点残迹。

于是,弗莱明立即决定,把青霉菌放在培养基中培养。

几天后,青霉菌明显地繁殖起来。弗莱明开始了新的试验:他用一根线粘上溶了水的葡萄状球菌,然后再放入青霉菌的培养基的器皿中。

几个小时后,葡萄状球菌全部死掉。

接着,弗莱明又分别把带有链状球菌、白喉菌、肺炎球菌的线放进去,结果,这些细菌也很快死掉。

为了弄清青霉菌对葡萄球菌的杀伤能力有多大,弗莱明把青霉菌的培养液加水稀释,先是一倍、两倍……最后以800倍水稀释,结果,这稀释过的青霉菌对葡萄状球菌和肺炎菌的杀灭能力依然存在。这在当时,是人类发现的最强有力的一种杀菌物质了。

后来,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由于弗莱明在青霉素的发现和利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于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无数科学家成才、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在一件事情上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就应该专心、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专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于孩子来说,专心的品质更是必不可少。只有“心”专,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高度专注地完成任务,才有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提醒和引导孩子留心生活,用心做事,养成专注的习惯。如,写作业时,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做完事情再去玩;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能半途而废;在春意盎然的时节,一家人漫步公园时,家长可提醒孩子注意是否长出了翠绿的小草、绽放了绚丽的花朵;参观画展时,家长提醒孩子仔细观察画家在色彩与构图上的细微变化……从小养成专注的习惯,将让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