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的心理品质问题,它反映出一个人对待困难与挫折的理智程度,社会风险意识以及对自我思想、情绪、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能经得住挫折的打击,并能沿着挫折的方向找到自己成功的目标。而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无法承受,以致偏离正常的轨道。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林娜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她漂亮、聪明,在小学时年年是班长、“三好学生”,再加上父亲是所在学校的校长,母亲是教导主任,所以,她比一般的“三好学生”更多了一份优越感。同学们羡慕、老师们关心、父母视若掌上明珠。这些都使琳娜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

进入重点中学后,林娜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往日的光环也不再围绕在她的头上。在中学里,她先后经历了几次挫折,先是班长没选上,紧接着“三好生”也挨不上边儿……这些变化让从小备受呵护与赞美的林娜有些承受不住了!

慢慢地,林娜再也无法集中精力专心上课了,她变得萎靡不振。她的父母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让她体学在家。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都会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宁可委屈了自己,也决不委屈孩子。林娜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他们不仅在生活上把林娜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学校里也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特权助长女儿高人一等的思想。一帆风顺的小学生活使林娜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脆弱不堪,以致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

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要想孩子坚强地走好成长的每一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明智的家长应该从小关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孩子平和的心态,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建立自信、乐观的品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正确的做法是:

1.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从现实出发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现实,全方位地经受各种情感体验,无论是快乐、自信、希望,还是痛苦、失望、拒绝,都是孩子应该真实地去体验和经历的。像林娜,如果父母从小就注意从现实出发,让她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多经历几次失望、痛苦,当她在新的环境中遇到困难时,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改进方法,使她尽快适应新环境,也不会导致那样的结局。

2.让孩子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得到放松

整天憋在屋里的孩子,心里也不会洒满阳光。专家表示,当孩子压力大时,改变环境可以帮孩子转换心态。比如在节假日,举家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到郊区去游玩,把各种压力抛到一边,给心情放个假。这样既可以开拓孩子眼界,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也可以借机亲近大自然,让孩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身心得到放松。

3.父母要经常关心鼓励孩子

父母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在轻松的气氛中,和孩子推心置腹地沟通,鼓励孩子不加掩饰地谈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遭受的挫折;同时,父母也应该谈谈自己平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如何对待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千万不能大声呵斥或粗暴责问,而应施以更多的关爱,如给孩子安慰,使她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或与孩子坐在一起,若无其事地跟她谈心,让孩子主动诉说自己的不幸与委屈,只要父母能认真地听孩子倾诉,并对孩子充满信任和鼓励,就一定会激发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使他鼓起勇气,尽快摆脱不愉快的情绪,高兴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4.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

作为家长,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5.尽量少奉承孩子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奉承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总是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怕“刺激”孩子,千方百计地帮孩子找借口,这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虚荣的性格。不奉承孩子,就是不单纯地去讨好孩子,而是善于让孩子承担他应该承担的义务,让孩子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从小就正视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6.听音乐减压

当孩子有压力时,找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和孩子一起听。科学证明,音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听音乐已经被心理学家们确定为心理疗养的一种方法。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置身其中,忘记自己的存在,在美妙的音乐中放松,这和外出旅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别样的亲情。

7.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有时会面对一些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这时就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排解和疏导。常用方法是:

(1)跟孩子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

(2)给孩子做出某些承诺,消除顾虑。

(3)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4)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化解心理压力。

(5)善意地关心孩子的事,不论与心理压力的成因有无直接关系,都会使孩子获得信任感。

(6)从事一些文体方面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8.有目的地进行心理操练

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促进其健康。为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比如,可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等,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时,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出点难题,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得之不善,失之不忧”,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竞争,才能够经得起未来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