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孩子情商的基石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除了其他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应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折及抗压力能力,处理人际关系也会得心应手。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要希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

日本一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级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作有问题的班级来教。

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

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转变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

自信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自信的孩子,在被失败或者挫折击倒以后,依然能够重树自信,继续向成功努力。在自信的驱使下,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如果孩子充满自信,那么他就会处世乐观,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各种事物面前表现出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而且,长期缺乏自信会让孩子产生“无能”的感觉,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后果将是很可怕的。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努力。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孩子是否自信,与家长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单纯批评而突然变好的。家长平时对孩子只有批评,没有表扬,就会在孩子心目中不知不觉塑造起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议家长们,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自信,不妨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读书”等就是很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持有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2.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任何人都有被激励的愿望,这愿望就像一扇门,但却是从里面反锁的,钥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而教育者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孩子主动参与,才能使孩子打开心门,措施之一就是多参加集体活动。利用周末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可大可小,因地制宜,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那当然是对集体活动的最好奖赏。

3.告诉孩子:“你能行”

许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做不好,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去做,都要替他们做好。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的自觉性。这样,家长们也忘记了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磨炼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所以,要尽量避免这种先人为主的错误,用激励的办法去促使孩子主动做事情,而不是去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

“你能做好”,这是家长在自己的大脑中首先要设定的一个前提。应该相信,孩子和大人一样也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能因为失败而影响孩子自身的价值,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受到影响。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能打击孩子,也不要过分表扬,因为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总之,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自尊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4.帮助信心不足的孩子树立自信心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家长提前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知识和技能,等到与同伴一起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这很容易学”,就会比别的孩子学得快,自然就会信心百倍了。

5.让孩子体验成功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创造一些比较容易达到成功的机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这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方法逐步实施。所谓“低起点”,就是根据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作为起点。比如实验小学的期中、期末考试出题的难易度把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考完后都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小步子”就是把事情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层次系列,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孩子层层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不断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6.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也不是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而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时,会因为“孩子给自己丢面子”而生气。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家长往往会失去理智地做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这对正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理智地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经历,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地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7.避免拿别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首先,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会让孩子产生“我”不如他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孩子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

其次,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还会让孩子产生嫉妒的情绪,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再次,家长的比较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可是,盲目地学习别的孩子,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这样的孩子永远都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每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发展,才能成功。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优点,发展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