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富稳定而灵活地发展

长期以来让韩国国民在经济方面感到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价的不稳定。通过对国民的调查发现,对经济问题能否安定,物价是最为敏感的问题。

物价上涨必然给国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靠工资生活的人负担加重。因为月工资未变,如物价上涨10%的话,实际工资相应地减少了10%。然而,拥有房地产等实物者,则因此渔利。由此不断拉大贫富差距。在物价上涨造成贫富差距增大的情况下,国民对福利需求无疑在增加。其结果,因支出过多的福利费用,不仅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使财政紧缺,由此形成物价再膨胀的恶性循环。

另外,物价上涨使市场经济体系之核心因素的价格功能渐趋恶化,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进而削弱了经济体系的效能。如:资金与生产部门断流,相反流向房地产等非生产领域,于是使经济增长潜在力所需的投资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因资金不能流入金融机构,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由此造成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拉大。

所以,稳定物价是市场经济顺畅运行及拓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给实干者以补偿,使之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同时,使全体国民从增长中得到实惠。

因此,国民政府为稳定物价竭尽全力。首先运用通货与财政政策,尽最大的努力稳定物价,目前在扭转经济危机状况的范围内可灵活操作。此外,政府将通过促进竞争、改革流通以引导物价稳定,并尽最大努力稳定食品、住宅费、私人智力投资费。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使得1997年12月至1998年2月间物价不断上涨的局面,从1998年3月始有所缓和。

为了长期稳定物价,维持适当的总需求,必须有效地管理通货、财政等宏观政策变量。国民经济整体的物价水准是由市场交易的商品与服务的总需要及总供给而决定的,总需求量主要是受通货与财政等宏观变量的左右。

1970年经历过通货膨胀的英国、新西兰等先进国家,于80年代后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目标,独立实行了通货政策。为适应这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韩国于1997年调整了韩国银行法,在最大限度保障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规定稳定物价为韩国银行通货信用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为之努力。

为了稳定物价,稳定运营财政极为重要。假如财政赤字持续,并且财政赤字因增加发行货币而隐形时,会带来物价的不稳定。持续的大规模增加发行货币,会引起如80年代南美各国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为此,政府通过削减预算、改善国营企业结构等财政改革与税制改革,努力促进财政的健全性。

当然,在管理通货与财政政策中,除了稳定物价的政策性目标外,还为了经济增长、消除失业、机构改革,而寻求财源,制定与此相关的政策目标极为重要。所以,国民政府为了缓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生的金融危机和迅速恢复经济增长潜力,计划采取灵活的通货与财政政策。当然,如此扩大通货与财政应在尽可能不导致物价上涨的范围内进行。根据目前极度萎缩的经济状况来看,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相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迅速恢复,稳定物价的基础会更加坚固。

在这一阶段政府持续促进了工业商品价格的完全自律化、改善竞争的制度、改善流通的规章等,其结果是稳定物价的“价格波动”现象在扩散。但仍然有个别企业以其影响力垄断诸多领域,为此政府将继续努力废除限制竞争的制度。

首先,纠正进行勾结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公正的商业行为,让企业展开正当的竞争,为此强化公正交易委员会对不公正行为的监督作用。其次,原则上废除产业政策中所有干涉性规章,以促进竞争。

此外,将继续实行对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摆脱困境的制度。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体制启动后,世界经济被统一在一个市场,使我们迎来了日趋竞争的时代。所以,更加努力使制约竞争的市场结构与惯例转向正确的市场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改善繁琐的流通结构,使之起到稳定物价的功能。流通体系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产地与消费地等硬件设施和与此相联系的操作这些硬件的“软件”即人力。硬件的发展需要相当的时间与财源,但软件只需经过努力就会大有改善。如:在管理国营批发市场制度上,通过改善规章、加强经营观念等挖掘和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均能得益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