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工程”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细节,是长期教育、“慢养”而成的。

生活中,有这么一些急性子的家长,总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总是急切地盼望那棵“苗”快点长成栋梁。为了能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们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着孩子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孩子稍有怠慢,父母就会恨铁不成钢。

下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小刚很聪明,可是有一些表现让妈妈很头疼。他不是作业没完成,就是听写词语不会写,要不就是语言积累材料不会背,最后成了班级的尾巴。

为了让小刚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去,爸爸妈妈对小刚抓得很紧,不让他上网,不让他看电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爸妈布置的习题等。

可是,令小刚的爸爸妈妈难过的是,小刚是一块“朽木”,他们用尽了一切方法都没有奏效。小刚的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出现厌学情绪。

实际上,正是因为小刚的爸爸妈妈过于着急想要看到教育效果,才导致小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的。试想,一个孩子成天读书,既不运动,又不玩耍,怎么会对学习有兴趣呢?过度的学习,只会让孩子身心俱疲,一个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的孩子如何能把学习学好?又如何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急于取得教育成果只能使教育结果与教育者的初衷相背,致使孩子难以健康发展,甚至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教育只有“慢”才能出效果。让“爱”放慢脚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其实,父母只要能从“爱”的角度出发,真正从心灵上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寻求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虽然看上去慢了,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爱放慢脚步,孩子会在父母的等待中得到信心、勇气和力量。

苏联心理学家列伊捷斯也曾说:“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还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但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

不过,现实生活中还是会常常看到下面这种情况:

有一位叫黄可的博士,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黄可中年得女,爱如掌上明珠。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对女儿性格的培养。

女儿两岁时,喜欢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她说话她充耳不闻。

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女孩,更应该“贤惠贞淑,知书达理”。因此,黄可博士就认为不能放任孩子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但博士很心急,就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她,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毫不在意,反而哭闹一番,事后还是“故伎重演”。

博士不死心,一次次地把女儿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女儿进行批评教育。他坚定地说,我一定要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

要求这么小的孩子讲礼貌,好比对牛弹琴,她不仅听不懂,还会受到惊吓。

这位身为博士的父亲并不知道,两岁的孩子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最重要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一个小玩具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

这些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对未来真正的学习研究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不仅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也失去对事物探究的兴趣。

此外,“礼貌教育”频频引发的父母和孩子的冲突,还会导致孩子在认知上的不知所措,打乱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秩序,使他情绪烦躁,并且对环境产生敌意,影响他品行的发展。

教育孩子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选择要适合于孩子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的教育方法,即以孩子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孩子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材料、调整内容、进行教育。具体如下:

1.遵循孩子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

孩子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如0~2岁属感觉运动时期,为了对付当前世界,婴儿利用天然的动作,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2~7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参与,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合逻辑,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的思维能力,但仅仅在他们能借助于具体对象与活动时才能做到。

2.等待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们的各种能力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这就是说,父母不要以孩子将来才能达到的能力水平来要求此时的孩子,不要把自己急于求成的教育理念强加在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身上。

3.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

父母在给孩子选择教育方式时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也就是说不能超出孩子在该年龄阶段所处认知阶段的范围。过早的开发孩子潜能是目前社会上很流行的教育风气,其实往往是做了负功。比如让孩子学画画,父母们很早就把孩子送到专业辅导班去接受规范技巧指导,结果是很早就能画什么像什么,但是却导致孩子丧失了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何不让孩子敞开心扉,自由地涂鸦,体验自由想象、不受羁绊的快乐呢?

4.不要给孩子无限加压

大家都知道,要想让水快一点开,可以通过给水加压来达到。现在不少父母对待孩子也与此类似。眼下,许多父母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快点成名成家。这种高投入产生的高要求,必然使父母少了平常心和耐心,多了苛刻与责难。孩子的自信与能力在这样的压力下往往每况愈下,难如人意。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引导,不能一味地对孩子拔高要求,加重负担。

总之,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体验过程。只有在慢慢的“体验”中,孩子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习惯,它像一套自动化程序,支配着孩子不自觉地表现出各种行为。因此,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家长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持之以恒地陪伴孩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让孩子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