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

在幼儿园里,5岁的林霖拿着一大堆的剪纸奶声奶气地对小娟老师说:“老师,这是我自己剪的东西,你看看好不好呀?”

小娟老师接过来一看,不禁笑了,这些剪纸的造型各异,但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些什么东西。于是,小娟老师问道:“林霖,你能告诉老师,你剪的是什么吗?”

“这是受伤的老鹰、这是奔跑的小兔子、这是新型火箭……”小林霖滔滔不绝地向老师介绍着他剪出来的作品,脸上充满了期许。

小娟老师耐心地听着,听完,她抚摸着小林霖的脑袋,微笑地说:“林霖,你剪得真好,你让老师看到了不一样的作品!”

孩子一听这话,满意地笑了。

看了这个故事,许多家长可能会说:“小林霖明明把东西剪得乱七八糟的,为什么老师非但不指导他,教他怎么剪才能把作品变得‘栩栩如生’,反而表扬了孩子的‘胡乱之作’呢?”

家长说的也许没有错,不好的东西,大家是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逻辑。但是合乎逻辑的事物与创作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孩子的视觉跟大人不尽相同,如果大人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无形当中只会抹杀了孩子自身的“创意”与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后他做什么事情都只会“模仿”而不去创新,这才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其实,每个孩子都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高低,与大人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归结起来,孩子缺乏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缺少创新经验

孩子从小就在家长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下,凡事都由家长代劳。有些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些手工作业要求孩子回家完成,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便全权代理了。这导致许多孩子动手能力差,更不可能有什么创新能力。

2.个人比较懒惰

一些孩子宁愿去看电视也不愿意花时间“动脑”,只要能“蒙混过关”,自然不想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所谓的“创新活动”。久而久之,孩子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差,而惰性则越来越强。

3.经不起挫折

有些时候,孩子喜滋滋地做了一件“作品”,但并没有得到他人的“赞许”,有时候反而遭到别人的责备与嘲笑,这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他认为自己“很笨”,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4.家长对孩子过于严苛

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相当高,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当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家长就会生气地斥责孩子的“不用心”,最后因恨铁不成钢,索性帮孩子做了这件原本应该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这让孩子以为,反正我都是做不好事情的,当我做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帮我做的,我又何必动脑筋呢?

总而言之,孩子创新能力的高低跟家长平时的引导息息相关。

要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创意、点子多、能力强的孩子,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专制、压抑及溺爱都会使孩子缺乏创造力。因此,不管家庭成员多少,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

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切都听家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包括孩子对自己事情的决策权;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2)启发孩子提问题。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与其一起讨论,以启发他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孩子所提的问题经常会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为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对待。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则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3)鼓励孩子的探索活动,启发孩子思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是农村的,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设施等;住在城市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他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而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4)少一点空洞的夸奖,多一点实质的疑问。不要小看孩子的判断和思维能力。你可以对孩子说一百遍:“你的画是最棒的”,或者告诉他:“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最好”,实际上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知道自己什么做得好,什么不行。因此,少一点空洞的夸奖,多一个实质的疑问。家长可以这样问:“你觉得怎么画,可以画得比现在还更好些呢”,“你觉得那件事该怎么做可以做得最好呢”等。

孩子对创新的错误认识

(1)创新就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真正的创新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但并不是不倾听别人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创新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但不反对学习前人的经验。自以为是,总喜欢唱反调,并不是一种有创意的表现。

(2)创新就是自我,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独立完成。。事实上,团结合作与相互交流才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少的方式,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创新。

教子加油站

当孩子在创新的过程中,把事情搞砸了的时候,家长的错误反应。

(1)批评指责孩子,放大孩子的错误。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从此再不敢轻易去尝试新的事物,从而导致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

(2)过分宠爱孩子。如果孩子做不好了,就索性自己包办,让孩子“一边玩去”。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从而失去了“创新”的积极性。

(3)完全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失败,不做实质性的引导,让他孤军奋战。当孩子遭受失败与挫折时,父母的引导、抚慰、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让孩子更有斗志地去完成自己正做着的事情,并努力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