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越位的家长

“妈妈总喜欢什么都给我安排好:衣服应该这么穿,出去玩应该带什么吃的,每天应该几点睡觉……总之,我做的好像都不对,要是没有按她的做,她就会很生气”。

12岁的刘东怎么都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老爱替自己做决定,并且一切还得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家长喜欢给孩子安排一切,初衷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教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一种保护心理使然。在家长眼里,孩子总是弱小的,而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可以间接减少孩子在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对孩子来说,他们有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2岁多的小男孩,走到一处多级台阶下面。父亲放下孩子,想休息一会儿。男孩好奇地顺着台阶向上爬,每爬一级都特别费劲,要吭哧老半天。父亲看着孩子爬了两级,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了最高处。孩子又哭又闹,父亲一脸茫然,骂道:“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去吗?我把你抱上来,你哭个啥?”

一位老人走过去,对那位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让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

父亲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孩子在哭,没办法,只好照做了。他把孩子抱到台阶下面时,孩子马上止住了哭声,开始重新爬台阶。这位年轻的父亲感觉很奇怪。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两岁的孩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爬行来获得生活的体验,更何况是一些大孩子呢。作为家长,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剥夺了孩子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孩子非但没有帮助,还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会因为家长的越位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能力。黄宁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黄宁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个子长得也高,俨然像个小大人,但是他做作业却从不认真、不细心。黄宁完成作业后情景经常是这样的:匆匆忙忙飞快地将作业写完,不管对错,将铅笔往桌上一扔,就急急忙忙跑向电视机前或者是奔向门外。

书桌上满摊着他的作业本、练习册、课本以及铅笔、橡皮。通常是黄宁的妈妈,先将书桌整理整齐,把他的课本、铅笔盒等一一放入书包,然后再将他的作业从头至尾检查一遍,用铅笔将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通常总会有错误,而且不会太少),再将孩子叫回来改正。

对于妈妈指出的错误,黄宁连想都不想,也不问为什么错了,拿过来就改。时常,改过的作业还是错的。当他再被叫来改错时,他就会不耐烦,大声地嚷着说:“你说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的代劳非但没有让黄宁改掉自己不认真、马虎的学习习惯,还助长了黄宁的依赖心理,抹煞了孩子原本应该有的责任心。一个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事情毫不在意的孩子,今后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因此,要想让孩子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并能相信自己,悦纳自己,家长就应该给孩子自己体验生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作为家长,只要守好自己的“位置”就可。

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是通过锻炼形成的。锻炼就意味着孩子独立参与活动,并且明确活动的目的、步骤以及要求等。这种锻炼机会最初应该由家长来提供,并提出恰当的要求,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活动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总是乐意承担,并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孩子在能力、意志、意识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当孩子入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学生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行为。这些角色不仅使孩子有一种角色感,而且能使他更好地完成角色形象。

孩子渴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出色的学生。但是家长剥夺了孩子成为一名独立学生的某些权利和义务。

1.家长剥夺孩子某些权利和义务的主要方式

(1)担心孩子检查作业不认真,整理书包不整齐,于是替孩子完成。

(2)过于关心,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主动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这种做法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家长不是能干好吗?干脆让家长干好了。这样,孩子就不会把这些工作再纳入自己的范围。

2.家长这样做的原因

无论是哪种做法,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造成孩子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缺失,丧失了自主活动的信心与能力。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1)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只是对孩子可以看得见的分数进行要求。

(2)家长为孩子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保证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3)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地苛求,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总不满意。

(4)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出色,为父母争光。

(5)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是各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6)没有意识到知识学习只是孩子成长中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学会从事其他活动的能力。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孩子对学习越来越不上心,作业越来越马虎,家长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孩子越来越不听家长的话。

3.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该怎么办

(1)提议孩子与家长一起检查作业。

(2)就某些作业问题,让孩子说明是否正确以及他自己的理由。

(3)逐渐表现出对孩子的教学内容不太熟悉的样子。

(4)对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不要表达自己的修正意见,建议孩子自己重新思考。

(5)放手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6)至于整理书包,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会丢三落四。即使他可能忘了装一本书或忘了带橡皮,也不会太影响他的学习。而且,从此他就有可能会细心、认真检查自己的每一样东西,对自己的事情认真负责起来。

只有家长不越位,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