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争、财富与德意志

当法兰克卡洛林王朝跟北欧海盗死磕的时候,东部5个大封建领主趁机解雇了国王,11~18世纪,现在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腹地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直到18世纪末期,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还只有100多个小邦,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些小邦中有一个普鲁士公国,拿破仑让普鲁士丢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地和人口。在超强外部压力下,普鲁士出现了忧患意识,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拯救民族命运?

再次声明,我们是金融学教师,不是金融市场操盘手。所以,我们想强调普鲁士公国给出的答案:教育。

1820年普鲁士通过《教育法草案》,从此,上学跟当兵一样,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870年普鲁士的小学教育普及率达到97%,这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

必须以精神的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因为穷才要办教育,我没听说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亡国了。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

1834年,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部小邦取消了彼此关税(以奥地利为首的南部小邦拒绝加入)。1835年德意志北部第一条铁路开通,1839年关税同盟境内铁路总长度已经超过法国,统一的德意志即将出现在欧洲大陆。

如果说铁路是德意志的血脉,血管里流淌的则是德国银行的资金。

关税同盟成立之前联邦境内大概有70多种货币,贸易发展急切需要统一货币。修筑铁路增强了这种需要,1837年7月关税联盟达成协议,以现有普鲁士塔勒为基础建立“科隆马克制”,1马克等于14普鲁士塔勒。

1868年,普鲁士关税同盟在第四届联合会上废除了科隆马克,决定逐步取代银币制度,1871年开始实行马克制度,银行以金锭作为发行准备。1871年1月18日,包括普鲁士在内的22个邦和3个自由城市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国王出任帝国国王。

1873年,在普鲁士国王操纵下,德国联邦议会通过法案,组建帝国银行,统一马克币值,由32家银行在各邦发行马克纸币。

此时,英国正在享受全世界的殖民地带来的丰厚利润,原有的工业体系足以支撑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自然也就放弃了试错过程,终于形成了路径依赖,走入荷兰、西班牙等第一代世界强国的宿命。

最离谱的是,英国是化学学科发源地,却把化学工业拱手让给了德国。英国皇家研究员柏琴1856年发明合成染料,英国企业家对此却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殖民地弄来天然染料。

柏琴的老师霍夫曼把这个发明带到德国,形成了德国染料化工行业,到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产自德国。

如果说美国经济成功源于新大陆居民追求财富的梦想,德意志经济成功则更多归功于普鲁士的地缘竞争,这是欧洲大陆试错过程中另一个成功的典范。

面对强大的法国、虎视眈眈的奥地利,即使普鲁士国王再专制,也得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可以抗衡两个身边宿敌。只有经济实力超越对方,起码不能弱于对方,才能生存下去。

普鲁士人确实不能制约专制,但是周边的敌人可以,无数小邦又给德国留出了巨大的试错空间。所以,在普鲁士我们看到了新闻自由、教育发展、修建铁路,乃至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这些未必是专制者的初衷,但他们没有选择。国家命运向来是条单行线:强盛或亡国,只能二选一。

可怕的是,自古以来,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以罗马帝国正统自居,普鲁士人则始终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容克贵族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恢复古罗马的光荣。

伟大的胜利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