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内战中的财富现状

我曾经认为,国王要多少钱有多少钱,是一个国家最富有的人。实际情况是,查理一世没有固定税赋收入,只能靠出租土地和贵族捐赠维持生计。非但如此,英国王室在地方没有派驻官吏,也没有常备军,每遇战争就需要临时召集雇佣军。

亨利八世有一个女儿,叫做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位不世出的女王,也是侍女王后留给英国最大的财富。可以说,伊丽莎白一世为英国崛起奉献了整个人生:终身未婚,却以婚姻作为筹码在列强中纵横捭阖;以弱小国力对抗西班牙,终于击溃了无敌舰队……

总之,这位女王很伟大。

伟大的原因,是因为王室欠下了一屁股债。

1625年,王位传到都铎家族旁支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手里,英国王室财政已经千疮百孔(请注意,不是国家财政)。

我曾经认为,国王要多少钱有多少钱,是一个国家最富有的人。实际情况是,查理一世没有固定税赋收入,只能靠出租土地和贵族捐赠维持生计。非但如此,英国王室在地方没有派驻官吏,也没有常备军,每遇战争就需要临时召集雇佣军。

刚才说过,英国王室始终要靠自己生存,要为国家战争及一切公共事务埋单。

国王,可谓大公无私。

一般情况下,国王即位后就能得到终身征收吨税(进口酒类关税)和磅税(羊毛出口关税)的权力,轮到查理一世的时候,国会仅给了他一年征税权。

经过宗教改革,英国已经是一个彻底的新教国家,与法国等天主教国家之间始终有着错综复杂的战争,查理一世要独立支付庞大的军费。当国王不久,很穷的查理一世由此变得精穷,他只得强行征收吨税和磅税。

此前,国会对此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种税收已成定规,谁也不会太认真。可不知何种原因,1629年,国会突然宣布,缴纳这两种税赋的人,尤其是商人,是叛徒。

国会,可谓很不厚道。我为国家掏自己腰包,你在背后捅刀子!

查理一世愤怒了,他下令关闭了国会。

没有国会的时候,虽然个把刁民起诉查理一世收税不合法,查理倒也平安无事,能凑合着混下去。

1639年,苏格兰发生农民起义,很快起义军就进入了英国北部边境。为再次凑足召集军队的钱,1640年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开议会,商讨开征新税。

议会讨论的结果是:通过204款《大抗议书》,谴责查理一世妄称天威神武、任意妄为;至于如何收税,《大抗议书》压根就没提。

面对《大抗议书》,查理一世暴跳如雷,只是,后果一点也不严重。当国王带着卫队进入议会试图逮捕《大抗议书》起草者的时候,不但发现议会大厅已经空无一人,而且,国王路上被无数市民谩骂。

我为这个国家耗尽家财,现在强敌压境,不就收点钱,至于吗?查理一世很伤心,1642年1月10日,国王悄悄离开伦敦,到达了北方的约克。8月,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升起王旗,声称要讨伐叛国的议会。

对一位相信君权神授的国王来说,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不在情理之中的,是这位国王的融资方式。

查理一世居然以250万亩苏格兰土地作为抵押向全国人民借钱。要知道,此时苏格兰和英国压根就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王室私产,拿其他国家的土地做抵押,您没喝多吧?

从此,国王走上了不归路。在查理一世彻底结束表演之前,他还要遇到两个人。

我要说的第一个人,或许大家并不熟知。因为,很多时候,历史只记得最后的成功者。

最初,查理一世要讨伐的人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克伦威尔,这个人的名字叫约翰·皮姆——《大抗议书》的起草者、议会下院领袖。

皮姆只是一位改革者,他只要求限制王权,只希望依靠温和的手段制约国王。至于砍掉国王的脑袋,估计这位仁兄连想都不敢想。

君主之位可以加冕于人,但王位不是权力。

——约翰·皮姆

查理一世=无钱=无人支持=士兵甚至将领经常溜号=没有固定的军队;

皮姆=消费税+土地税=“模范新军”=2万步兵+4000骑兵。

后期在军事占优的条件下,皮姆仍旧希望查理一世重回到谈判桌前,在和平框架下解决问题。直到1644年马斯顿荒原会战后,皮姆领导下的议会仍旧呼吁双方解除武装力量,“以便无偏无倚、无顾虑地谈判”。

但是,查理一世拒绝了。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既然不能以苏格兰土地做抵押向英格兰融资,那么就以英格兰土地向苏格兰叛军求援!

查理一世坚信,在苏格兰军队的支持下,他很快就能击溃新军。

您还真敢想!英格兰土地又不是王室的,还不是一张空头支票?

查理一世的对手皮姆却很实在,每年支付苏格兰叛军3万英镑,以此换得苏格兰不支持国王。看在现金的面子上,双方签订《庄严同盟圣约》,不仅切断了查理一世的外援,也保证了决战中新军不至于腹背受敌。

历史证明,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现金最好使。

如果皮姆能坚持到内战结束,查理一世即使战败也不可能人头落地,英国也可能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遗憾的是,1643年12月8日,皮姆逝世于伦敦。此时,查理一世第二位真正的敌人出现了,他就是克伦威尔。

从古至今、从东到西,曾经有无数人争论:克伦威尔究竟代表谁?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议会,农民?……

答:克伦威尔谁也不代表。

军事强人眼中,没有规则,对他们来说实力才是规则。自此,英国内战彻底失去了控制,也失去了理性。

1647年,王军彻底溃败,查理一世则逃亡苏格兰。苏格兰人非常不够意思,以40万英镑的价格把他卖给了模范新军。

事后,查理一世戏谑自己“我是被买进和卖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