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也不妨装糊涂

〖人脉案例〗

王羲之在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伶俐。大将军王敦十分喜欢他,常常将他带在身边,有时把他安置在帐中同寝。

一天,王敦因为有事早起,而王羲之仍贪睡在床。不一会儿,王敦的属下钱凤急匆匆地走进来。王敦屏退左右,与钱凤密议叛国起兵的大事,一时竟然忘记了王羲之还在帐中睡觉。

此时,王羲之因为被王敦的起床声吵醒,刚刚清醒过不并没有睡着,就在**将王敦与钱风的密谋听得一清二楚的。王羲之知道如果王敦与钱凤自己听到了他们的密谋,断无侥幸存活的可能,就赶快吐出口水,把被褥、床头和自己的面颊都弄湿,继续假装熟睡。

王敦与钱凤正谈得津津有味时,忽然想起帐中还有王羲之,不由得大惊道:“糟了!如今不得不除掉这小娃儿了。”

王敦前去打开帐子一看,只见被子、枕头一大片涎水——王羲之仍然好梦正酣呢!

王羲之装作熟睡的样子,避开了王敦的猜疑,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日后成为了一代书圣。

我们不难想象,王敦为了保住计谋的秘密,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该知道这个密谋的人。只要王羲之还醒着,或者有迹象表明王羲之还醒着,王敦就会不假思索地杀死他。

明明知道的事情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明明看得分明的东西却装得看不见,这就是心里明白表现糊涂。人人都有身处险境的时候,明知故问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变通手段。

置身不确定的情境,往往让人焦虑、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遇到涉及自身利害的事情,更是令人坐立难安,偏偏人生的历程当中,又会碰到许多不确定的情境。

在这个世界里,有坏的假装好的,也有假的冒充真的,这都不难解,但一个聪明人要去假装糊涂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奇怪的是,自古以今,聪明人装糊涂的事却时常发生。

糊涂人不明事理,但经过开导使他明白过来,还比较容易;明白人若是犯起糊涂来,要使他醒悟过来,那就很难了。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糊涂人之所以容易开导,是因为他较谦虚,对人没有成见,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从而明白一些事理。聪明的人却不同,这种人大多自恃聪明,固执己见,当然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旦思想上误入偏歧,那就只能是迷上加迷了。

每个人都有缺陷,为了他人的脸面,我们有时候需要“糊涂”一点。这种对人们缺点的“糊涂”,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糊涂。所以,有时候“糊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音符,“糊涂”是为了处世大棋盘上的马和炮,是时刻都用得上的常规武器。

这里所说的“糊涂”,不是指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诚恳,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敷衍了事。而是指在待人接物时,装装糊涂,讲点艺术。

精心设置了一顿丰盛的家宴,准备招待几位久别重逢的好友。然而,敲门进屋的却是关系平常的不速之客,当然你不能热情地拉他进屋,又不能失礼。惟一的办法是适度地显露出“不恳切”来,把他“应付”走。如果你不善于敷衍,那么,登门者贸然坐下,你就会感到很别扭,还可能因此而伤害了好友,出现不愉快的场面。相反,来者觉察到你的“不恳切”,知趣地走了,就不太可能抱怨和指责你。

我们遇到被人敷衍应付,大可不必忿忿不己,横眉立目,因为应付与被应付都是正常的生活现象。这种敷衍应付,不仅是难免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说,你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认识的“神聊大王”,碍于面子,不得不打招呼,但又怕被“粘”上,就不妨一边走,一边敷衍他,不能停步,否则会影响你正常上班的。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装装糊涂是无禁区的,对上级、对同事、对朋友、对下级、对亲人都可以装装糊涂。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不该糊涂的时候,就万万糊涂不得。如果你是医生,决不能对患者糊涂;你是教师,决不可对学生糊涂。

明白人装糊涂确实不易,而什么时候装糊涂,装到什么程度,这个尺度需要把握好。

〖人脉感悟〗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装装糊涂是无禁区的,对上级、对同事、对朋友、对下级、对亲人都可以装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