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较真,帮你的人才多

〖人脉案例〗

成长于边远山区的李晓彬,有志于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好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承包了近百亩荒地,打算建造自己的示范农场。

可是,在示范农场筹备阶段,李晓彬就和村干部们连续发生了几次冲突。

由于看不惯村干部们吃吃喝喝的作风,李晓彬当面提了意见。李晓彬不无坦诚地劝告他们:“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可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铺张浪费。”干部们哪里听得李晓彬的这些劝,当时就有人冷眼冷语地说:“这小子,多读了几年书,就翘起了尾巴,还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村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李晓彬就当着乡亲的面与村干部们评理,让村干部们颜面尽失。

经过这些事之后,村干部们将李晓彬恨之入骨。

当李晓彬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石屋,开始建造农场时,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村干部们先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村干部们的冷眼……

好心人劝李晓彬为了事业,去找村干部们疏通一下,以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李晓彬口气却还是很强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的绝不向他们这种人卑躬屈膝的。”

李晓彬最终只能无奈地守着空屋,守着他的农场,守着他的人生理想。

做人不能太较真,要懂得变通,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改进,但那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们不妨变通一下思维,先用婉转的方法去逐步改变现实,才可能多作出些成绩和贡献。

虽然我们会在内心钦佩李晓彬这种高尚的人品,但又不能不看到:他的确一事无成,不但使自己的一腔抱负无法施展,而且也无法给乡亲们带来一丁点儿好处,只能固守着他的清高孤傲而一事无成。

如果李晓彬能够一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圆通的道路,就会使得他既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又为乡亲们办了实事。

古今中外,凡事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有胸怀,有魄力,豁达而不拘小节,做事从大处着眼。他们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这使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所以他们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一个人宽宏大量,人们才会乐于同你交往,你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社交的成功会伴随着事业的成功。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必要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浪费时间。

北宋时,郭进任山西巡检,有个军校进京去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军校,审讯一番,却发现军校在诬告郭进,就把他押送回山西,并交给郭进处置。

很多人劝郭进杀了那个军校,郭进却没有那样做。当时,正值敌国入侵,郭进就对诬告自己的军校说:“你居然敢进京面见圣上去诬告我,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我会向圣上保举你。”

那个诬告郭进的军校深受感动,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战争结束后,郭进将军校的战绩毫无隐瞒地汇报上去,并向朝举荐了那个军校。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彼此忍耐,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左右逢源,诸事遂愿,有许多的朋友围在身边。

可是,较真的人就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斤斤计较,认死理,过分挑剔,容不得人的一丝一毫的错误。长此以往,周围的人都躲得远远的,自己成为了使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人脉感悟〗

做人不能太较真,要懂得变通,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不良现象需要改进,但那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们不妨变通一下思维,先用婉转的方法去逐步改变现实,才可能多作出些成绩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