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但不要贪功

怀特多年辛苦努力地工作,终于晋升为公司的副董事长。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一定会成为董事长。他自己也深信董事长退位之后,他一定能升上去。他的能力、交际手腕及商场经验都没有丝毫问题,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碍他的希望实现。

可是到了前任董事长退位的时候,怀特却被忽略了,外来的人成为了新董事长。怀特的太太艾丽斯特别执拗而且念念不忘此事。艾丽斯因失望和屈辱而备感沮丧,便把丈夫当作出气筒。

与艾丽斯完全相反,怀特却非常冷静。虽然能明显看出怀特也伤心、失望和困惑,但他仍能沉下心来应对此事。怀特原本是个性格敦厚的人,所以没有生气与激动的表现并不令人惊讶,但艾丽斯一直责备他说:“你想说些什么就全部告诉那些家伙,然后辞职吧!"

怀特却无意要那么做,反而表示想要与新董事长一起工作,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实际上,要抱这种态度并不容易,但是怀特想到这样大的年纪还要转到别的公司服务,也必须多考虑,而且如果自己留在副董事长的位置上,今后也会得到公司的重用。

愤愤不平是一些人企图用所谓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来为自己的失败辩护,使自己心理得到一些安慰。可实际上,作为对失败者的安慰,怨恨是非常不可取的办法。怨恨是精神的烈性毒药,能毒杀人的快乐,并且能使成功的力量逐渐消耗殆尽,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自己并没有多大本领而又非常怨恨别人的人,几乎不可能与领导、同事相处好。由此而来的同事对他的不够尊重,或者领导对他工作不当的指责,都会使他加倍地感到愤愤不平。

怨恨的结果常常使人更加郁闷、烦恼。就算怨恨的原因是真正的不公正与错误,怨恨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它很快就会转变成一种习惯情绪。一个人如果习惯于认为自己是不公平的受害者,就会定位于受害者的角色上,并可能随时寻找外在的借口。即使对最无心的话在最不确定的情况中,他也能很轻易地看到不公平的证据。

一般情况下,习惯性的怨恨一定会带来自怜,而自怜又是最坏的情绪习惯。这个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如果离开了它,就会觉得不对劲、不自然,而必须开始去寻找新的不公正的证据。心理学家认为,这类人只有在苦恼中才会感到适应,这种怨恨和自怜的情绪习惯,会把自己一直想象成一个不快乐的可怜虫或者牺牲者。

产生怨恨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因此,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克服它,如果你能理解并且深信:怨天尤人不是使人成功与幸福的方法,你便可以控制住这种习惯。

一个人若有怨恨之心,就不可能把自己想象成自立、自强的人。喜欢怨恨的人常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动交给别人支配,像乞丐一样依赖别人。如果有人给他快乐,他也会觉得怨恨,因为对方不是照他希望的方式给的;如果有人永远感激他,而且这种感激是出于欣赏他或承认他的价值,他还会觉得怨恨,因为别人欠他的这些感激的债并没有完全偿还;如果生活不如意,他更会觉得怨恨,因为他觉得生活欠他的太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怨恨是我们自己招来的。所以,我们还应该自己想办法,消除这种抱怨,把自己从抱怨中拯救出来。

任华和张敏两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时关系相处得很不错。

年终,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每个人都可以拿方案,优胜者有奖。任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加上平时对市场工作的观察思考,任华很快做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方案。

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张敏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哎,任华,我还真有点紧张,心里没底啊!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任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敏的策划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创意,任华看完后没好意思说什么。

张敏用探究的目光盯着任华,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任华心里一阵懊悔,可自己刚才看了人家的,现在没有理由不让别人看自己的。好在明天就要开大会了,她想改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开会,张敏因为资历老,排在任华前面发言。张敏讲述的方案跟任华的方案简直一模一样。在讲解时,张敏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计算机染了病毒,文件被毁了,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

任华目瞪口呆,没想到张敏会抢自己的功劳。任华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因为她资历浅,怕老板不相信自己。

张敏的方案获得了老板的认可,但因为方案不是她自己策划的,有些细节不清楚,在执行方案时出了漏洞,又无法及时修正,未能获得成功。后来,老板得知她是偷窃别人的方案后,就毫不犹豫地炒了她鱿鱼。

不是你的功劳,就不要去抢,不管别人是否知道,抢别人的功劳终非成功的捷径。若是抢别人的功劳,等到真相大白时,你将无脸见人,不仅被抢者会成为你的敌人,而且还会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

【习惯处方】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这样的人,不会创造业绩,却偷偷地去占有别人的功劳,结果只能是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