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清华大学的发展

清华名言

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

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炼。

清华大学是中国重点大学之一,名列“211工程”首批建设高校,是“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在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网大、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所做的1993—2010中国大学排名中,清华连续14年蝉联第一。截至2011年12月清华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院士总数高居全国高校首位。此外,清华外聘的讲席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双聘教授中有两院院士26人,兼职教授中有两院院士153人,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

863计划、973计划、攀登计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科研计划。目前清华现任教授中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8人,国家863计划各领域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

多年来,清华大学的教师以其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他们中有近50人当选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院士,其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11人,俄罗斯国家院士11人,法兰西学院院士2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瑞士技术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共9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1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7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2人,以及国际科学院院士和国际能源科学院院士各1人,在全国高校中以较大优势领先。

传统上,清华大学为文、理并重,工程科目强势。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文科调出、理科削减,相应学科师资划转北京大学等其他兄弟院校,保留大部分工程技术相关学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在保持工程领域的优势的形势下,其生物、数、理、商、法、新闻等专业已经逐步取得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医、经济、管理、人文、法律、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的严谨执着、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色彩浪漫,交融渗透、综合创新,形成了清华大学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独有特色。清华大学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现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等13个学院54个系;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校共有本科专业58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159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123个。

清华大学一贯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他们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重视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跨国公司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互派专家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至2010年,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3200多人,来自世界上124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清华拥有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8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8人,长江学者152人。以上数据均居全国高校之首。清华的校园文化历史悠久,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清华小百科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校,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传播学、法学、医学、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都是它的强项。清华是“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