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秦

异人成了“子楚”,他被确定了秦国王储嫡嗣的地位,可以说吕不韦大功告成,但吕不韦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吕不韦在邯郸伴随着异人,但家眷却不能来邯郸。男人哪个愿意忍受寂寞?何况是吕不韦这样的大商贾。他于是在邯郸城里用重金买下一个善于歌舞的美女赵姬,一同居住。不久,赵姬怀孕了,吕不韦又忽发奇想,一个大胆的计划又涌上心头:他决定把赵姬配给异人(子楚),来个移花接木,让自己种下的种子冒充异人的后代,如果是男孩说不定可以成为未来的秦王呢,那样秦氏天下岂不就成了吕氏天下!可此计虽妙,却须征得赵姬同意,吕不韦是情场老手,小施手段就让赵姬点了头。

异人到赵国做质子时不过十五六岁,处境贫困加凶险,也买不起婢女陪伴,当然也是孤身一人。有一天,吕不韦请异人到家里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吕不韦叫出赵姬献舞伴酒。异人当即被赵姬的美色迷得神魂颠倒,情难自禁,便请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吕不韦开始假装生气,拂袖而去。可他当然是装样子,继而又表示他为异人宁可倾家**产,也就不在乎一个美女了。于是,异人接受了吕不韦送给他的这个尤物,欢喜无限,更把吕不韦当成好朋友、好师父,他又哪里知道自己落进了吕不韦设计好的圈套。

赵姬嫁给异人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政”。取这个名字据说与孩子出生时间有关,孩子出生时间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大约在公元前260年10月至12月之间。也有史书记为公元前259)。孩子出生于赵国,且秦与赵同祖,便取名为“赵政”,也就是后来的嬴政,即秦始皇。

秦始皇一出生就注定是一位王者,他的曾祖父是在位的秦王,他的祖父是王储,他的父亲是王储的嫡嗣,而他是父亲的嫡长子。按照王位继承制度,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情况,秦国的王位迟早要由他来占据。

话归前言,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派王龁统率大军围攻赵国都邯郸,赵王危急之时想杀了异人。

这时又多亏了吕不韦,他及时得到了情报,决定护送异人逃离虎口。他们首先设法游说赵国的当权者,告诫他们严惩异人于事无补,与其扣留或诛杀异人,不如将他放回秦国,令其有机会登上王位,而感念赵国。见游说无效,异人与吕不韦立即决定出逃。

此时邯郸城戒备森严,对异人等人看管更加严密。吕不韦用六百金贿赂看守异人的官吏和守城的戍卫,他们才得以逃离邯郸。异人与吕不韦抛妻别子,奔向秦军营垒,然后辗转归国。赵国得知异人出逃,又欲加害赵姬母子。赵姬是豪家之女,其母家是“庶民之富者”,有能力庇护赵姬母子。秦始皇和母亲藏匿在外祖父家,躲过了这场劫难;这时的秦始皇年仅二三岁。

异人回归秦国,彻底结束了羁旅邯郸的生涯。到达咸阳后,他立即去向父亲安国君和嫡母华阳夫人请安。

华阳夫人是楚国人,为了博得嫡母的欢心,吕不韦建议异人身着楚国服饰晋见。这一招果然奏效。华阳夫人见状大喜,从中也体察到异人的智慧谋略,坚定了以异人为嗣子的信心。异人面见父亲的时候,又建议派遣使节联络、安抚当年在赵国结交的豪杰、名士。安国君对异人的谋略颇为赏识。据说,安国君还令术士为诸子相面,而异人的命相最为尊贵。从此以后,异人的王储嫡嗣地位牢固而不可动摇了。

公元前251年秋,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驾崩,太子安国君继承王位,是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册封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异人为太子。赵国闻讯,派遣使节、车马将赵姬母子护送回国。秦始皇随同母亲回到祖国,这时他已经八岁有余。

在孩提时代,秦始皇的生活复杂、多变。从现存记载看,他有比较优裕的生活,因为他的父亲得到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慷慨资助,外祖父家又是当地的豪族,所以一家人衣食无忧。他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的父亲有王孙的地位,有富裕的亲戚朋友,有广泛的社会交游,在他的玩伴中还有同在赵国做质子的燕太子丹等人。

他的境遇又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因为他一家受到赵国的严密监视,又被赵国许多民众敌视,还有一些仇敌、恶邻。他还经历过惊涛骇浪,险些命丧于襁褓之中。这些经历肯定对秦始皇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

有些秦始皇的传记文章断言:幼年的赢政由于饱受欺凌、屈辱、惊惧、仇视,可能情感的源泉已然枯竭,变成冷血动物。这种推断是极不可靠的。同样的境遇对不同的人的性格和心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反差有时可能是天壤之别。何况当时的赢政年纪幼小,他对各种风险和欺凌的记忆和感受远不如成年人那么刻骨铭心。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于十月己亥正式即位,在位仅三天便卒于辛丑日。他的嫡嗣异人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尊嫡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册封夫人赵姬为王后,立嫡长子嬴政为太子。幼冲之年的秦始皇成为秦国的王储。

关于秦始皇青少年时代接受教育的情况,史无明文。有些学者认为,赢政幼年羁旅邯郸,十二岁即位后又受制于吕不韦,所以从未接受系统的教育。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赢政归国以来,他的父亲就开始按照未来王者的要求,安排嬴政的教育问题。根据《战国策·秦策五》记载,当年异人回国伊始,父亲安国君就命他读书。异人自称“少捐弃在外,尝无师父所教学,不习于诵”,对此父子二人深以为憾。异人不会再让自己的继承人有此缺憾。更何况为王储选任师父并使之接受系统的教育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政治制度。

大量历史材料表明,自商周以来,国家就有系统教育、训练储君和其他贵族子弟的制度和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王储必须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太子、储君是最高权力的继承人,关系到国家兴亡、政治兴衰,所以特设师父之官,以尽教导、辅弼之责。 “太子师、保二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国、秦亦有之。”秦国理当有相应的教育王子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