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世之谜 家世溯源

在《史记》中,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国家先人事迹的记载,唯有秦国的年代最久远、世系最完整、事迹最丰富、内容最详细。赢秦族属是赢姓族群中的一支,而赢姓族群自认是黄帝的后裔。赢秦族属究竟是否为黄帝、颛顼之后还有待于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族群很早就在文化上归属于华夏族群,文明发展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族群,且长期占据“天下共主”的地位。

商周之际,围绕“天下共主”的名分和权威,分别以商、周为首领的各个部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周武王与商纣王决战牧野。纣王兵败自焚。西周王朝建立不久,武王逝世,周公摄政称王。管叔、蔡叔对此表示不满,与纣王的儿子武庚联手发动叛乱。周公率兵东征,苦战三年,终于征服了东方。经过武王克商、周公东征,殷商及徐偃的势力被镇压下去。失败者有的被指令迁徙,有的则四处逃亡。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民族关系的重新组合。

作为商朝的臣属和东夷集团的成员,嬴秦族属的祖先在商周之际的政治变局中属于失败的一方,因而蒙受了挫折,被迫远离故土。

因嬴秦族群是一个善于驾驭车马的族群,并以善于**马匹而闻名,他们又一次靠着祖传的技艺和自身的才干重新崛起。

在周穆王时期,赢秦族群中又出了一位养马善驭的传人,他的名字叫造父。造父善于驾驭战车,他**出骅骝等八匹骏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很高兴,并令造父为他驾车巡狩。就在周穆王巡狩的时候,淮水流域的徐偃王趁机率领一批诸侯反周。周穆王得到通报,立即回师。造父驾车长途奔驰,一日千里,由于回来得迅速,得以平定叛乱成功。周穆王奖赏造父的功劳,以赵城为造父采邑。从此,造父便为赵氏,他也就成了赵国王族的始祖。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就是由赵氏建立的。因此,秦、赵本是一个祖先。

由于造父的关系,嬴秦族属最初依附于赵氏,以赵为姓(秦始皇出生时,一度以赵为姓,可能与此有关)。但秦人的直系祖先不是造父,而是女防。造父与女防都是嬴秦族属中蜚廉的后裔。蜚廉有个儿子叫恶来革,女防是恶来革的儿子。

女防生帝皋,帝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非子也叫秦赢,他是赢秦姓氏和国家的开山鼻祖。

非子也是靠养马善驭发达起来的。他住在犬丘(今甘肃东南与陕西西南交界处),在当地以善于畜牧和**马匹而闻名。犬丘人把非子推荐给周孝王,被任命在洲水与谓水汇合之处(今陕西宝鸡一带)主持当地马政(管理饲养马匹)。由于马养得好,马群繁殖得快,周孝王很赏识非子的才能,为奖赏非子的功劳,就把地处“ 渭之会”的秦作为非子的采邑。从此,嬴秦族属成为周朝的附庸。

从实际政治关系来看,附庸通常接受大国统治,而自身又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治实体。附庸有政权、城邑、领土、族众、臣民,其内部的政治关系和政权机构实际上也构成一个五脏俱全的“国家”。非子的食邑是秦,又身为钦定的赢氏继承人,所以取名号为“秦赢”。

在秦赢时期,西周王朝已经把他的领地视为附庸,并赐予相应的名分、权力。由于秦赢的采邑在秦,所以这一支赢姓后裔被称为“秦人”“秦族”。后来,秦文公进兵至洲渭之会时,也曾说: “昔周邑我先秦赢于此,后卒获为诸侯。”可见,秦国王室也把秦赢得封邑视为重要的历史界标。

秦嬴得到秦邑,秦有了公认的名分,有了封赐的地盘,有了法定的权力,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建立了以“秦”为称的公国、王国、帝国。

周朝的衰落为赢秦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由于历史的巧合,嬴秦的初创恰恰与西周的衰亡同时发生。

西周王权的衰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宣王末年和幽王之间,戎人大量侵入关中,威胁国都。

周幽王荒**无道,宠幸王妃褒姒,重用奸佞虢石父,还多次烽火戏诸侯。他违背立嫡立长的宗祧继承法则,废黜申后及太子宜臼,终于酿成大祸。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西夷共同起兵。幽王以烽火报警,而各地救兵不至。犬戎攻克镐京,斩杀幽王,灭亡西周。经过诸侯之间的一番政治较量,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王室被迫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周平王将都城迁洛邑,标志着王室衰微。周王室丧失大片领土,所能直接支配的土地和臣民的数量只相当于较大的诸侯。周王室在领地内依然继续搞分封,其土地进一步被诸侯、封邑蚕食、分化,以致王室困守一隅之地,方圆百余里,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诸侯国。天子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与此相应,出现了权力不断下移的局面。史称“诸侯恣行,政由强国”,古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大动**的时期。

到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公元前367年,由于多年来不断被大国蚕食,已经变得非常弱小的周王室又一分为二,形成“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这种政治大变局为各个诸侯国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在两周之际的政治变局中,秦襄公应对合理,获得重大的政治利益。幽王举烽火征兵之时,起兵勤王的诸侯寥寥无几,而秦襄公率兵救周,捍卫王室, “战甚力,有功”。在拥立太子宜臼之后,秦襄公又亲自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为了奖赏功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他宣布: “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赢秦得到封爵赐土,从此跻身诸侯之列,正式建立国家。

襄公封侯是赢秦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收获。

取得诸侯地位之后,秦国的先公先王不再靠为君王驭车使马、镇守边陲去赢得宠幸,而是开始运用御国使人之术、开疆拓土之战,经营自己的邦家国度。他们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东征西讨,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到秦穆公时,秦国已跻身强国之列。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任贤用能,争霸中原,东服强晋,饮马黄河,又挥师西向,开拓疆土,称霸戎狄,建立了赫赫武功。秦国的疆域在东、西两个方向上都有较大扩张,已经基本占有关中。

在秦穆公统治时期,政治局面已经从春秋初期的局部兼并战争阶段发展到大国争霸战争阶段。争霸战争大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其主要目标是夺取诸侯盟主的地位,即实际上的“天下共主”地位。

争霸战争是局部兼并战争的必然结果。通过局部兼并战争形式的大国,无论维护既得的区域性霸权,还是进一步谋求号令其他国家的地位,都必然与其他大国发生利害冲突,因而兵戎相见。这就必然导致争霸战争频繁爆发。于是五霸迭兴,征战不已。

争霸战争的序幕是由齐桓公拉开的。历来有“春秋五霸”之说,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并没有实际上取得霸主地位,秦穆公也不曾做会盟诸侯的盟主。而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曾会盟诸侯并享有盟主名分,均有资格列为霸主之列。实际上的霸主远不止于此。齐桓公“攘夷”的主要对象就是日益强盛的楚国。楚国与齐、晋长期争霸,历久不衰。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纳由余的谋略,利用西方诸戎各自为政,互不统领,派遣大军讨伐,各个击破。秦国相继攻占大片领土,关中地区诸戎或并入秦国版图,或臣服于秦国,史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开拓疆土,广地益国,把秦国的领土西展至陕甘边境,北拓至陕西北部,又东灭梁、芮,打通进出东方的通道,进而虎视中原。

到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东方大国对秦国的威胁和阻隔一度有所缓解。于是,秦国利用这个时机,征服山西全境的诸戎,进而征服甘肃东北及汉中一带的诸戎,到秦孝公以后,秦国开始频繁地侵凌中原各国。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秦国之兴,源远流长,而秦国之强,自孝公始。秦孝公信用商鞅,厉行变法,以法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

战国号称“大争之世”,史称“战国时期”, “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参加“大争”的“战国”主要是号称“战国七雄”的韩、魏、赵、楚、燕、齐、秦。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秦惠文君即位。不久,新君及其宠臣为了报私怨、争权力将商鞅残酷地处死。商鞅车裂身死,灭族无姓,然而“秦法未败”。

秦惠文王(秦惠文君)赢驷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他虽杀害了商鞅,却又继承了商鞅的事业,致力于法治和耕战。秦惠文王确定以“连横”破“合纵”的外交方略,不断蚕食三晋,侵略强楚,屡屡得手,还多次击败各国联军。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国势的重大进展集中体现在灭巴蜀取汉中,大幅度扩张了地盘。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现象是各国纷纷称王,掀起了称“王”运动。

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自称为王。魏惠王是战国时期第一个正式称王的诸侯国君。齐国的崛起动摇了魏国的首强地位。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盟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相互承认为“王”。公元前325年,日益强盛的秦国继魏、齐之后称王,韩、郑也相继称王。

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合纵攻秦,相互承认为“王”。后来,卫、宋等国也称王。在商周时, “王”是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称“王”运动标志着各国已经不再尊重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变成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从此时开始,各国之间的战争实质上已经属于统一战争的范畴。

公元前310年,秦武王赢**即位。他进一步完善官僚制度,初置丞相,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武王雄心勃勃,图谋“车通三川,窥周室”,打通秦国到周室的通道。于是,秦武王派甘茂等人进攻韩国,并于公元前307年攻克宜阳,斩首六万人。秦军又渡河,攻占武遂,筑城设防。秦国的势力深入中原,并在周王室面前耀武扬威。秦武王派樗里子带车百乘觐见周天子,周天子只能曲意逢迎。就在这一年,迷恋象征最高权力的周鼎的秦武王因举鼎受伤而早逝。武王无子,他的异母弟赢稷(一名则)继承王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是一位自觉坚持法治的君王。他任用的辅政大臣有范雎(张禄)、蔡泽等。他们都是商鞅学派的后学。在这些大臣的辅佐下,秦昭襄王先后解决诸公子叛乱和魏冉专政等内政问题,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秦昭襄王称“帝”是一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不断攻取楚、魏、韩土地而耀武中原的秦昭襄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欲为自己加上“帝”号。为了弱化各国的抵制,他拉拢齐滑王共同称帝。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并派使节尊齐潜王为“东帝”。谁知齐国另有所图,为了收买人心,防止秦国独尊,齐滑王竟背叛盟约,与诸侯会盟,出兵逼迫秦国取消帝号,秦昭襄王被迫去帝号。

秦昭襄王在位长达五十六年之久,他使秦国的首强地位进一步巩固。他一度称“帝”,并灭亡了西周,把周天子纳为自己的臣属。他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始皇就出生在他在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