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云南命案

同治帝殡天,光绪帝继位,但他毕竟年幼,很多事情无法处理,慈禧太后便再次垂帘听政,此前,被加恩调补文华殿大学士的李鸿章正欲一展拳脚,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不久便出现了一系列“大事件”,不但军事上不利,外交关系同样让他深陷泥潭。

光绪元年,二月,云南出现了一起命案,一位英国官员被杀。起因是英国驻印度总督派英军上校伯朗率领一支勘探队,经缅甸八莫进入中国西南省份云南境内,试图打开通往中国内陆的通道。而早在同治十三年十月,威妥玛便向总理衙门索取了三四名官员从缅甸进云南的游历护照,就是为了这次“考察”。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官员马嘉理,被威妥玛委任前往边境与伯朗上校会合,全程陪同勘探队进行“考察”。马嘉理从中国东部到西部一路畅通无阻,最终于一月十七日抵达八莫,与等候在那里的勘探队会合。

云南当地官员一听说有英国官员到来,不敢怠慢,对其极尽地主之谊,特别是李珍国,拼命溜须拍马,称赞道:“希望给上面多多给下官美言几句”。

马嘉理也微微一笑道:“好说,好说!”

然而,令李珍国意外的是,随后他不仅没得到洋人赞赏,反而招来杀身之祸。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勘探队从八莫出发的时间,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大约三周。就在他们向中国边境进发时,有人报告道:“有一部分军队正在悄悄集结,试图阻截勘探队。”

马嘉理对比此前一路西行所受到各级官员的款待,不愿意相信这一消息是真的,以为是有人故意想阻挠他。但他也比较谨慎,迅速派人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伯朗,在得到对方的准许之后,他带领一干人作前队探路前去回合。

马嘉理被护送出境后与柏朗在缅甸会合,后来再次入境,马嘉理进入云南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既未通知当地政府,也没有与当地乡绅解释此行目的,许多百姓好奇他们的行为,有个学过英语的青年前去询问道:“你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马嘉理内心中瞧不起这些乡民,便扬言道:“赶紧滚一边儿去,再问我就要攻打腾越城!”

百姓顿时害怕这些洋人真的去打腾越城,吓得赶紧报告给官府,然而官府却以为这些百姓是胡说八道,并未实际调查马嘉理一行人的此行目的,也没有在意百姓的话。百姓见官府没做回应,误认为官府与洋人有勾结,便准备自行“处理”此事。十九日,马嘉理安全抵达云南的蛮允。然而第二天,他与柏朗回合之后,走到一处山涧,四周树林茂密,高山耸立。此时阳光明媚,马嘉理喝了一口水,突然林中鸟鸣四起,磔磔云霄之间,四下里涌出众多乡民,马嘉理一行人随即便被众多当地乡民团团围住。

马嘉理作为翻译,又是威妥玛亲自委派前来的,心里有足够的底气,上前厉声询问:“你们想怎么样?我们可是大英帝国来到这里的官员!你们有句俗话‘好狗不挡路’,赶紧滚!”而后,又掏出威妥玛交给他的护照表明自己身份。伯朗上校见对方不为所动,以为是一伙山贼抢劫,就掏出一锭金子丢了过去,然后冷笑一声:“赶紧滚吧!”

然后这些乡民并未捡起金子,反而指着柏朗,开始怒吼,叫嚷道:“打死这帮洋鬼子!不能让他们活着走出去!”

上前沟通的马嘉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棒子打翻在地,他想拔枪反击,又被一刀砍断右手,随即被后面跟上的乡民活活打死,临死之际也是没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死。这些乡民打死马嘉理又向伯朗上校一行发起攻击,柏朗见情况不对,对方明显是想要自己的命,赶紧就跑,算是捡回一条命,但显然他们已经不敢继续前进,随后他们退回到缅甸的八莫。

马嘉理被打死之后,此事很快传到朝廷,威妥玛爵士十分愤怒,就在几个月前,威妥玛还出面调停,阻止了中国和日本间一场惨重战争的发生。当时恭亲王和一些重要官员对威妥玛感恩戴德,彼此都有一些交情。

威妥玛认为这一事件,清政府也会比较重视自己的要求,积极配合自己,于是气愤地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的官员死在了云南?你们那里的官员都是猪吗?我要求你们赶紧派人跟我的手下一起前往腾越调查,不然此事没完!”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数月来,清政府方面一直打起了太极,威妥玛见朝廷官员回应冷淡,来此多年,他对这种支吾搪塞十分清楚,是有意为之。于是他四处追问,当值官员回答道:“威大人,我们没有接到任何关于此事的详细报告,此事无从查起,您可就别为难我们了!”

威妥玛当即大吼道:“什么不知道?你们都是猪吗?我都来很多次了,也写了报告,你们怎么还说不知道?少揣着明白装糊涂!”

尽管威妥玛早就把马嘉理遇害事件详细始末报告给相关部门,但清政府还是命令云南省官员进行调查,并让李鸿章派一名官员陪同威妥玛,专门委任的驻大清国参赞格维纳前往云南协助调查,以示对此事的重视。李鸿章左思右想,知道此事恐难善了,便选派了一名道台,但是他的官级不算很高,威妥玛见此人官服,便知此人官阶不高,对李鸿章冷笑一声,斥责道:“就他也配?你们大清是没人了吧?”李鸿章一时语塞,他随即将威妥玛的意见反映上去,慈禧太后答复道:“那就命湖广总督李瀚章前往蛮允,继续协助查办此事。”

与此同时,威妥玛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因为当时只有上海才能与伦敦唐宁街通电报。他去上海的另一个目的是可以方便与格维纳联系,他对格维纳告诫道:“一定要监督李瀚章,看他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前往云南,也顺便多了解对方的口风。”

不过李瀚章并不急于赴滇,反倒是在武昌吃吃喝喝起来,格维纳认为他与其他大清官员一样不作为,对其咒骂不止,也不再对他抱有什么希望。格维纳虽然气愤,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将情况如实汇报给上级。此时威妥玛已没有理由再在上海逗留,他决定启程北上,途经天津打算回到京城。

然而在天津,李鸿章已经准备好就“马嘉理案”与地进行善谈,威妥玛觉得想试探一下李鸿章的意思。他在自己的备忘录里记录道:威妥玛向李鸿章表达了对他们兄弟这种不作为行为的强烈不满,在威妥玛看来,在“马嘉理案"合理解决之前,清政府理应答应所有的要求。并向清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如果清国政府想要避免类似误会再次发生,首先应该先从内部改善现有的外交政策。其次,清国政府应该全力改进通商口岸和内地的贸易条款。清政府应立即派一名高级官员前往英国,代表政府进行道歉,清政府应在《京报》上公布遣使入英道歉的消息。”

威妥玛觉得清政府会妥协的,他作为英国公使,只能与总理街门进行正式的谈判。但他发现李鸿章试图和稀泥,不想把事件弄大。

李瀚章向威妥玛保证道:“我会敦促我的兄长,尽快处理马嘉理被杀之事,我也会派人调查伯朗上校一行遇袭之事,并且进行全面调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凶手,并且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您有什么要求,我也会和总理衙门协商,肯定让您满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总理衙门对其提出的改善外交政策的要求回复的是:“大清国很少出现由非外交大臣负责对外交流的先例。他们没有理由要与驻扎北京的外方代表沟通”。

对于威妥玛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总理街门表示愿意进一步修改贸易条款,同时,他要求派护卫队将格维纳护送至云南,并且允诺为大清权臣李鸿章全权处理。与此同时,威妥玛所提的种种条款也被摆到了慈禧太后的案头。

慈禧太后拿起来读了两遍,面色极为难看,对恭亲王道:“这帮洋人,真是胆子够大,竟然敢要求我们道歉!恭亲王,你将这些条款交由在京各王大臣议一议,想想怎么答复这个姓威的!”

恭亲王一想这个烫手山芋,也是没辙,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