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兽”的腹中》之谜:来自监狱的信件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有一句很出圈的名言,“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从天才到疯子,也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用来形容杰克再合适不过了。

1944年,一个名叫杰克·亨利·艾伯特的男孩出生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军事基地,他的父亲是在此地服役的爱尔兰裔士兵,母亲则是当地从事“特殊行业”的美籍华人。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双亲便将他扔在了孤儿院的门前,于是,年幼的艾伯特便不断地被收养,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放弃,他就这样辗转于数个寄养家庭之间,这样的童年也给他的一生奠定了基调。

长期的不安定使艾伯特安全感极低,为了保护自己,他比同龄人更有攻击性,打架斗殴对他来讲就是家常便饭,普通的学校再也没办法管教他。恰好当时美国盛行“管教学院”,存在着不少早期的“杨永信”,年仅9岁的艾伯特便被家长送进了一所号称专门管教叛逆少年的寄宿学校。这种学校不管在什么时期,所谓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暴力,在艾伯特后来的回忆录中,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寄宿学校生活:被同学孤立,被老师苛责,甚至经常被学校的警卫打得伤痕累累。

他就这样野蛮生长到了19岁,在这种“有毒”环境的滋养中成长为一个暴力、危险的青年。1963年,艾伯特开启了自己的犯罪生涯,他抢劫一家位于犹他州的奢侈品鞋店,除了拿走一些价值不菲的皮鞋,艾伯特还带走了店里的支票簿,偷走它们的目的是伪造支票,那是那个年代常见的诈骗手法。

但是因为艾伯特是第一次犯罪,手法太稚嫩,很快就被警方逮捕,随后被犹他州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进了监狱之后,艾伯特并没有遭遇苦主,反而成为了狱中的恶霸,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动手。但是进监狱的哪有好人呢?被人找茬是常有的事,而本就暴躁的艾伯特在这里不会刻意控制自己的出手力度,终于,在入狱的第三年,他在一次斗殴中用自制的小刀捅死了一名囚犯,并且重伤了另外一人,并因此被加刑20年!

眼看自己将在监狱中度过半生,艾伯特索性开始肆无忌惮的行事。他愈发不安分,只要是他出现的地方一定会起争斗,因为老犯事儿,监狱方迫于无奈,最后只能将艾伯特单独关押在一间囚室中。

因为单人间的看管较为疏松,1971年,在监狱中已经待了8年的艾伯特瞅准时机成功越狱!一般逃狱的犯人都会选择隐姓埋名,或者远走他乡,但艾伯特两者都没有选择,而是明目张胆地抢劫了丹佛的一家银行,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艾伯特的犯罪手法还是和之前一样粗糙,和上一次抢劫一样,很快就被警方抓住。

这次犯罪让他的刑期又增加了19年,算上之前的年份,彼时已经27岁的他要一直坐牢到60岁次才能出狱。换句话说,他的下半生都会在伊利诺伊州马里恩监狱度过了。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艾伯特在彻底失去自由之后,居然开发出了自己身上的潜能。因为有在监狱杀人的前科,所以到了马里恩监狱之后,艾伯特仍旧是被单独关押。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一个人度过,艾伯特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爱好——读书,他很快成为了一个狂热的读者,虽然各方面都有涉猎,但最让他痴迷的还是犯罪小说。从1979年开始,艾伯特不光读书,还会像当时全美的文学青年一样,给那些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信,他所崇拜的作家中不乏当时文坛的佼佼者,诸如波兰裔小说家耶日-科辛斯基,以及后来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最伟大的记者之一的诺曼-梅勒。

在收到艾伯特的来信时,梅勒正在撰写自己的代表作之一《刽子手之歌》,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故事脱胎于当时著名的死刑犯加里-马克-吉尔摩(此人因杀害两人而被判死刑,是美国自1976年恢复死刑之后被执行的第一个死刑犯),于是艾伯特这个特殊的粉丝便得到了梅勒的关注,艾伯特在信件中描述的监狱生活对梅勒的创作也算大有裨益,二人就此开始了长期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人的性格十分相似。虽然梅勒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但在生活中他的名声却毁誉参半。这个大作家示人的形象永远是一个好斗的浪子,他酗酒、爱打架、抽大麻,一生中结婚6次,有9个孩子。梅勒一度负债累累,多次触犯法律,还曾在酒后刺伤过妻子,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囚犯和一个名作家能够交谈甚欢。

在两人的信件往来中,梅勒时常被这位新朋友写就的句子所惊艳,之后决定帮他一把,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艾伯特推荐给了纽约的文艺界。有梅勒背书,艾伯特很快名声鹊起,得到了很多大作家的争相夸赞,1980年,《纽约书评》抓住这股热潮,出版了这些信件的选集,并附有梅勒撰写的关于艾伯特的简单介绍,此书成功地将艾伯特推向了人生的高峰。

随着这部选集的大热,艾伯特成功引起了兰登书屋年轻的主编埃尔罗·麦当劳的注意,他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噱头,艾伯特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于是很快同艾伯特达成合同请他写书,还为此预付了12500美元。

艾伯特没有辜负埃尔罗的期望,很快便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处女作——《在野兽的腹中:来自监狱的信件》。在这本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多年的监狱生活,还对当时的监狱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借着这股东风,艾伯特成为了当年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

机敏的他看准了这个时机,开始为自己申请假释,但监狱管理方却并不同意。他们对艾伯特的精神状态提出了质疑,怀疑艾伯特仍然是一个危险人物,而且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来看,艾伯特也极可能患有某些精神疾病。更关键的是,想要完成假释,那么他最起码要回到犹他州完成他在监狱杀人后被判处的刑期。

让监狱方始料未及的是,艾伯特身边有一位强力“帮手”,在他申请假释的消息传出后,已经在文坛举足轻重的梅勒亲自为艾伯特发声,还承诺要聘请艾伯特做自己的助理。没过多久,艾伯特便成功得到假释,之后在梅勒的安排下前往纽约,住进了位于东三街的一个临时住所中。

这时候的艾伯特,不仅是纽约文艺界的宠儿,还受邀上了《早安美国》这档著名节目,多次参加纽约上层们的名流聚会。讽刺的是,在这期间,人们对这名杀过人、抢过劫的罪犯无比宽容,而他的犯罪过往却成为了某种“禁忌”。

根据当时的假释法规,艾伯特只要在8个月内不再次犯罪,那么就能获得永久的自由。可他从小养成的暴躁个性不可能让他在这次假释中获得成功,1981年7月17日晚,被假释6周的艾伯特同两位女性朋友一同前往曼哈顿一家名叫宾尼伯的小咖啡馆用餐。

酒足饭饱之后,艾伯特有些内急,于是喊来了一个店内的服务生,让他领着自己去上厕所。这位名叫理查德·阿丹的服务生礼貌地告诉客人,店内虽然有卫生间,但是由于布局原因,必须要经过后厨。由于厨房湿滑,餐厅不可能为每个来就餐的顾客购买意外保险,因此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里的厕所只对员工开放。

没想到就是这么个小问题,却激怒了艾伯特,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一度到了动手的边缘,这也导致这场饭局不欢而散。这次争吵让艾伯特失去了理智,7月18日清晨,艾伯特在餐馆门口堵住了刚下班的理查德,在又一通争执之后,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刀,狠狠刺向了理查德。

这个年轻人应声倒下,血流如注,最终不治身亡,艾伯特则在犯罪之后逃之夭夭。值得一提的是,餐馆服务员并非是理查德的正职,那天他只是去帮忙的,这位年轻人是一个演员,同时也是一名新晋的剧作家,在被杀害之前,理查德所创作的一部戏剧刚刚被一家剧院签下。可以说,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还没来得及发光发热,就不幸被艾伯特杀害了。

7月19日,《纽约时评》在不知道艾伯特最新罪行的情况下,发文盛赞了《在野兽的腹中》一书。一位来自科尔盖特大学的教授不仅评价这是一部优秀的,充满智慧的作品,还夸赞这本书的影响将是不可磨灭的。

同一天,警方宣布开始调查艾伯特杀害理查德一案,联邦当局也加入了搜捕艾伯特的行动,但深知自己已经闯祸了的艾伯特已经从纽约逃了出去,并隐藏了起来。

可这次命运不再站在他这一边了,就在警方因没有线索而一筹莫展时,路易斯安纳的一名企业主拨通了报警电话,原来是他在到该州一处油田谈生意时,认出了在那里打工的艾伯特,1981年9月23日,这个“名作家”再次被警方逮捕。

1982年1月,艾伯特被送上法庭,罪名是谋杀了理查德。当时艾伯特为自己找来了著名的辩护律师伊万-费舍尔,同时,小说家耶日·科辛斯基和女演员苏珊·萨兰登等名人纷纷公开对其表示了支持。在舆论+法庭辩论的双重夹击下,艾伯特最终逃过了有罪判定,但因过失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至少服刑15年之后才能申请假释。

虽然艾伯特没被认定有罪,但1990年理查德的遗孀状告艾伯特,要求其对理查德的死亡进行赔偿,最终法院判定艾伯特需要赔款750万,于是他只能用《在野兽腹中》的所有版税收入去赔偿,相当于这本书他只赚到了12500美元。

1987年,狱中的艾伯特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我的回归》,但他的风头已过,并且理查德一案让社会看清了他的本质,这本书理所当然地没有上一本成功。细看《我的回归》,行文间没有了年少轻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自怜自艾。而且这名杀人凶手还在书中再次狠批了监狱制度,认为这极度缺乏人性化,囚犯没有得到自己的合法权利,他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表态,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应该得到来自民众的道歉。

2001年,老实了许久的艾伯特再度申请假释,但监狱方面考虑到他前科累累,也没有对过去所犯罪行有所忏悔,对这一申请予以否决。

2002年10月的一个周末,艾伯特在温德改造所的牢房中,将床单和几根鞋带系在一起,之后上吊自杀了。据说在他的房间中发现了一封遗书,但监狱方面却拒绝公开其中的内容,于是艾伯特的死因也就成了一个迷。

虽然他的姐姐认为弟弟艾伯特不可能自杀,况且床单和鞋带能够自缢这样的说法也太过匪夷所思,弟弟极有可能是被人谋杀了。于是艾伯特的家人请了一位专业的检测师对艾伯特的尸体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最终得出了和警方一致的结论——艾伯特是死于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梅勒当初因为帮助艾伯特假释被很多人责难,但梅勒却始终对这位年轻的朋友难以忘怀,当他得知艾伯特自杀的消息时,梅勒还表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我再没有见过比他还要惨的人!”

纵观艾伯特的一生,他的大半岁月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他的辉煌来自这里,最后也终结在这里,那封未被公开的遗书中到底写了什么,还是不免令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