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归宿

万历十一年(1583年),就在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并到天寿山寻找自己死后乐园的这一年,位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人、25岁的努尔哈赤便显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华。由于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用计杀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他便凭借祖上遗下的十三副铁甲,和族人一起对明发难。当万历皇帝接到边廷上传来努尔哈赤要求归还祖父、父亲尸体的消息时,他绝没有料到不久的将来,就是这位努尔哈赤会和大明分庭抗礼。他心平气和地封努尔哈赤为建州卫都督,并加龙虎将军衔。万历的册封,使努尔哈赤如虎添翼,他不断吞并周围部落,在征战中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军事组织;与此同时,他下令开采金银铜矿,置办冶炼,鼓励民间养蚕,发展手工业生产。他已不满足于做明朝的臣民,他觉得自己应该拥有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就像历史上所有的君主那样,凭着不断的进取赢得天下。这样的理想和由此而来的奋发精神,是在故纸堆和脂粉中长大的万历皇帝所不具有的。

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一个没落的奴隶主家庭。他的祖先猛哥帖木耳曾被朝廷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由于家道中衰,努尔哈赤年轻时,为生活所迫曾采集松籽和人参到抚顺出售,在与汉人接触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本族所未有的东西。出于好奇和崇尚武功的天性,努尔哈赤从小喜读《三国演义》,但那时他从未想到正是以这些汉人所创造的用兵之计,若干年后,率铁骑征服了大汉子孙的帝国之邦。

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当万历浑浑噩噩,沉溺于酒色之中,热衷于搜刮珠宝时,努尔哈赤已经在东北的莽莽雪原上建立起了一支与明王朝争夺天下的军队。同时,乘明军抗倭援朝、辽东空虚之机,继续扩张势力,并针对帝国狂妄自尊和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骄横,巧妙地实行对明朝表面恭顺,而在暗中称王称汗、积极发展势力的两面政策。经过25年的积极准备,终于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以发布“七大恨”告天为起点,把进攻的矛头正式指向明朝,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以清代明的序幕。其实,早在十年以前,努尔哈赤的雄心壮志就被有的明朝官员窥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御史熊廷弼巡察辽东后,向万历皇帝和兵部发出警报:“辽左危急!”但那时的万历和朝中群臣正卷入“国本之争”的漩涡,谁都没有兴趣和精力去管这些边防之事,终于有了十年后的今天。

努尔哈赤亲率二万铁骑,直入要地抚顺,迫使守将李永芳投降,并将救援的张承荫等将领一举击毙。然后,乘胜进兵抚顺东南的鸦鹘关,再克清河,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大军横扫北国朔漠平川,疾速向关内挺进。这时万历才和他的臣僚们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边防的军事危机飞报皇帝,但是万历自己不能统率兵将,在平日又没有整顿军备,自然他更谈不上离开京城巡视边关了。既然他的权力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那么在这边关危难、大兵压境之际,万历皇帝只能盲目听从大学士方从哲的请命,慌忙之中任命那位在抗倭战争中讳败为胜的杨镐,从而使明军在关键的一仗中丧师失地。

万历见明军已无力阻挡努尔哈赤的铁骑,却通过太监找来阴阳术士王老七,施展阴阳之术,以破敌军。王老七一番占卜之后,跪请皇帝说道:“女真人之北关,与其祖坟风水有关。如将房山金人陵寝捣毁,泄其王气,明军可能转为胜矣。”万历皇帝闻听此言,大为惊喜(努尔哈赤自称“后金”、意为金人之后。),于是谕令兵部急速派人赶往房山,捣毁金人陵寝。

位于房山的金陵图(局部)

金朝原是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公元十二世纪初,其部落联盟的首领阿骨打战胜辽,夺得了东北和华北的统治权,当上了皇帝,是为太祖。他死后,原葬于东北海古勒城西的泰陵,其弟太宗之陵原来也在上京。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又把他们二陵及其同葬十陵迁到中都(今北京)。两年之后,房山寿宫建成,便把棺椁运往房山陵地安葬。由此,这里便形成太祖、太宗、十帝和其他后妃王墓等数十处的金代皇家陵区禁地。

明军赶往房山金人陵区之后,大肆焚烧盗掘,整个陵区烈焰升腾,烟尘四起。不到两个月,建筑规模和历史艺术价值比明十三陵毫不逊色的房山金陵,毁坏殆尽。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万历皇帝死后,他的孙子天启皇帝朱由校见努尔哈赤不但没能自灭,反而锐气俱增,又听阴阳术士之言,在房山金人陵区修建一座关公庙,以压其胜……而最后的结局是清军入关,多尔衮下令捣毁十三陵,以报房山金陵被毁之仇。其中定陵遭其毁坏最为严重,宝城垛口,明楼地面的花斑石、外罗城等建筑全被焚烧捣毁,辉煌的定陵园林只剩一座明楼。当然,这个报复性的毁灭要在万历死后二十四年才得以应验,这是后话。

房山金陵碑亭复原模型图

面对这艘帝国古船,万历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决心沿着他选择的道路径直走下去。病入骨髓的他自知必定先于古船沉没,尽管船上救命的号子喊得翻江倒海,他却再也无力顾及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六日,孝端皇后王氏气绝身亡。按照她生前的地位要葬于定陵地宫。为担心雨水进入玄宫,礼部左侍郎孙如游上疏说:皇后发葬,惯例要出百日,可玄宫隧道不可久泄,眼下正处大雨季节,臣等非常担忧。既然万历皇帝连战事都不再顾及,哪还有心思去理睬葬事,所以王皇后的棺椁一直没有入葬。从此,群臣们不再过问,只管在沉沦中苟且偷生。

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终于一病不起。这位“难识君王真面目,二十余载匿深宫”的帝国君主,在将要撒手归天的弥留之际,竟然连太子常洛也不见,更不允许大臣们去问安,他只要既带给他欢乐、又带给他苦恼的郑贵妃陪伴。二人相对,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庆幸,在这郁闷苍凉的人生旅途中,能和这位美丽聪明的爱妃相遇。同时,他又感到无限的内疚和忧虑,他辜负了爱妃和爱子的期望,使她和她的儿子落到今日天各一方、茕茕孑立的可怜境地。他无法知道自己死后,太子常洛会对郑贵妃施以何种残酷的手段。他第一次感到了时间的珍贵与紧迫,在这阳气尚存的最后一刻,他强打精神,谕令方从哲等几位重臣前来受顾命。

当方从哲等几位大臣赶到乾清宫时,见万历皇帝面如灰土,奄奄一息,急忙跪地痛哭流涕。万历轻微地抬了抬手,示意方从哲上前,两滴浊泪夺眶而出。他颤微微地拉了拉方从哲的手,有气无力地说道:“念郑贵妃待我好,册立为皇后,死后葬入定陵寿宫同朕作伴……”说完,撒手而去。万历死后,长子也即是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年号泰昌。多灾多难的朱常洛终于在同年八月初一日继承了帝位,是为光宗。朱常洛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由于长期忧郁苦闷,清闲无聊,只得把全部精力寄托在酒色上。虽然年龄还不到四十岁,身体的健康状况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被捣毁的金陵石碑

被捣毁的金陵石兽

明光宗朱常洛

万历驾崩之后,郑贵妃知道自己地位岌岌可危,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一反过去之常态,千方百计地奉迎讨好这位新皇帝,除了赠送大量珍珠异宝以外,又赠送数名绝色美女供他**乐。结果,由于色欲过度,这个一生绝经苦难的短命皇帝,一个月后就一命呜呼了。

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六日,到九月一日,明帝国先后死去一后二帝,这在中国历朝的宫廷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朱常洛的儿子、十六岁的小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一登基,就要大办喜事。可此时宫廷内部正争权夺利,勾心斗争,吵闹不休,边关异族不断入侵,内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种情形,万历皇帝的丧事举办得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按惯例,送葬前,杠夫要在北京德胜门外“演杠”十天,按正式送葬的要求,抬着一具木箱,木箱上方中心位置放着满满一碗水,演练到滴水不洒为止。但这一切都无人要求了。九月二十八日,万历皇帝、孝端皇后梓宫同时发引。护丧的是孙如游、黄克缵、李腾芬、王永先等二十四员大臣,并有军夫八千人抬灵。走在最前面的是引幡队,举着花花绿绿的万民旗万民伞;后面紧跟上千人的法架卤薄仪仗队,高举数不清的金瓜钺斧、朝天镫,兵器刀枪如林,幡旗蔽日;跟在棺椁后面的是十路纵队的武器兵弁;最后面是由数百辆车子组成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车队。整个送葬队伍蜿蜒十几里,所到之处,凡有碍通行的建筑物,无论大小,一律拆除……由于事前未演练抬棺技巧,又因棺椁太重,路上常有绳索损伤,行走极慢。早上从宫中走出,天黑才到德胜门,只好再增加六百名杠夫。三十一日傍晚,当棺椁运到沙河时遇到风雨,先是北风大作,黄尘升腾弥漫,接着大雨飘落。风雨潇潇,天地苍茫,送葬队伍乱作一团。恰在这时,拖灵龙木(主杠)轰然断裂,万历皇帝的棺椁一角坠地,跟随的重臣闻此不测之事,急喊:“停下献酒……”竟无人理睬,棺椁依然在泥水中拖曳而行。直到十月三日,棺椁才进入寿宫。

这位御驾大明帝国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确实是愧对祖先于地下。虽然他死后二十四年明朝才被农民军和大清帝国灭亡,但后来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都承认这样的评判:明朝灭亡原因不在祟祯,而在万历。至少在万历年间,这种沦亡便开始了。正如清帝国在修缮房山金陵时,康熙皇帝在碑文中所作的结论:

朕维圣王制祀……所以讫扬曩烈,光表前王。

金朝房山二陵,当我师克取辽阳,故明惑形象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故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欲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压胜之术。从来国运之兴衰,关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鉴,惟德是与。有德者昌,无德者亡,与山陵风水原无关涉。有明末造,政乱国危,天命已去。其时之君臣,昏庸迷谬,罔知改图,不思修德臣民,挽回天意,乃轻信虚诞之言,移咎于异代陵寝,肆行摧毁。迨其后……人心叛离,国祚以倾。既与风水无与,而前此之压胜摧毁,又何救于乱之乎?古之帝王掩骼埋,泽及枯骨,而有明君乃毁及前代帝王山陵,其桀谬实足贻讥千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