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上

就在秦俑博物馆如日东升、光耀全球,秦俑坑考古队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同时又在总结教训与编写发掘报告的双刃剑下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之时,由程学华率领的钻探小分队,如同二战时期盟军在欧洲开辟的第二战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却纵横驰骋、连连得手,步步向前推进。

早在1976年秋,秦俑三号坑被发现试掘之后,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程学华从考古队分离出来,单独率领部分从当地招收的“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学员,组成一支钻探小分队走进秦始皇陵园,开始大规模的钻探,以期揭开秦始皇陵地宫周围埋葬于地下的所有秘密。

秦始皇帝陵园模拟图

毫无疑问,秦始皇陵在中国几千年陵墓建造史上,可谓是最伟大、最辉煌、最令世人充满遐想的顶级帝王陵墓,但在时间的排序上却不能称之为最早的。陵墓在中国的起源要早于这位始皇帝的时代。

研究资料表明,最初在陵墓上筑丘和植树的陵园形式,来自春秋时代的孔子[1]。在孔子之前的葬仪极为简单,死去的人一旦抬到野外,就挖坑埋掉,坑的上方不加封土,周围不种树木。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葬仪是由于当时人们的物质条件简陋和思想方式简单所决定的,简陋的物质条件赋予人类一种深刻的思想内蕴,使他们相信人类来自于自然的润孕,最后必然要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

尽管殷商时代葬仪已实行棺椁和墓穴制,但仍未起陵丘。而春秋末期的孔子之所以在父母的墓穴上筑起四尺高的土丘并种植几棵小树,实则是因为他四处奔走,怕回来时找不到父母的墓地,而无法行施其一生为之苦苦宣教的两个字“礼制”而已。这时的孔子想不到他推行的礼仪收效甚微,而在陵上筑丘和植树却在各国风行起来,并且愈演愈烈,直到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

秦始皇一生讨厌儒学,但唯独在陵墓的兴建上没有拒绝孔子最先创立的在陵上封土植树的礼制,并把它加以发展而系统化,建造了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陵墓陵园机构,从而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历代帝王在陵墓建制上的先河。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在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他的陵园建造工程也随之开始,建造人数最多时达70万人。直到他死亡并葬入地宫后,陵园的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前后修建时间达39年,其规模之庞大、建筑之豪华可想而知。

秦始皇帝陵园坡降示意图,比例1:3000(王学理绘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左丞相李斯和小儿子胡亥,在近侍中车府令赵高等臣僚、卫队的簇拥下,开始了第五次出巡,也是他一生最后的一次出巡。

大队人马伴着初升的旭日从都城咸阳起程,在金风丽日下出武关、过丹汉两水域,沿长江东下分别到达虎丘山和会稽岭。秦始皇在会稽岭祭奠大禹,刻石颂功,并针对东南地区存在的氏族社会婚姻习俗和男女**的现状,提出了“要大治濯俗,天下承教化之风,使民俗清廉”的新型封建思想。同时刻石宣示,以醒时势臣民。

离开会稽岭,秦始皇率大队人马从长江渡江沿水路到达琅琊。在方士徐福的诱说下,秦始皇亲率弩手进入东海寻找鲛鱼作战,并将一条巨鳞可辨、若沉若浮的大鱼用连弩射死。

当秦始皇满怀胜利的喜悦,在琅琊台饮酒作乐之时,忽感身体不适,只好下诏西还。车队到达平原津,秦始皇竟一病不起。左丞相李斯见状,急令车驾速返咸阳。

时值盛夏,如火的烈日灼烤着这支车队,大路上弥漫升腾着黑黄色烟尘。李斯、胡亥心急如焚,秦始皇痛苦不堪,不时发出阵阵呻吟,死神在一步步地向他逼近。

当车队到达河北境内的沙丘时,病入膏肓的秦始皇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弥留之际,他强撑身体,把李斯和赵高叫到跟前,让他俩草拟诏命,传诏在北疆防御匈奴的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守丧。

位于山东琅琊的秦始皇帝接见徐福雕像

遣使求仙图,引自《帝鉴图说·遣使求仙》,明·张居正著正文:秦史纪:始皇帝东巡海上,遣方士齐人徐市等,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及仙人不死之药。市等诳始皇,言未能至,望见之焉。请得斋戒,与童男女,及百工之事求之,即得之矣。始皇从其言,使童男女三千人,与百工之事偕往。徐市止,王,不来。张居正解:尝观秦始皇既平六国,平生志欲,无不遂者,所不可必得者,寿耳。于是信方士之言,觅不死之药,竟为徐市等所诳,何其愚哉!至汉武帝,亦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终不可得。迨其末年,始悔为方士所欺。乃曰: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吁,亦晚矣!宜史臣表而出之,以戒后世人主之惑于方士者。

李斯、赵高匆匆把诏书拟好,秦始皇过目后,用颤抖的手把玉玺递给李斯,有气无力地说道:“速派使者送达扶苏……”余下的话尚未说出,便撒手归天了。

这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翻云覆雨、改天换地的一代伟人,终于走完了他那辉煌的人生途程。死时年仅50岁,从他自称始皇帝算起仅为12年。更令人扼腕的是,当秦始皇的尸骨进入他生前修筑的那座地下迷宫时,大秦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只靠惨淡的光晕来照耀这块板结、干裂的黄土地了。

公元前207年9月,起义军将领刘邦率领军队攻克了函谷关,直扑秦国都城咸阳。这时秦始皇已命丧3年,其子胡亥也被丞相赵高所杀,帝国古船只有靠秦始皇的孙子秦王子婴独自支撑,并向着死亡之海作最后的航行。

待刘邦率大军兵临城下,子婴大惊失色,眼前的现状使这位倒霉的末世皇帝清楚地认识到,大秦帝国已经彻底走向沉沦。既不能出战,也无力守护,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城投降。年轻的子婴乘白马素车,以绳套颈,手捧传国玉玺,满面泪痕来到刘邦跟前屈膝下跪,俯首请降。刘邦面对这位只做了46天皇帝的秦王,冷笑几声,命部下收起玉玺、兵符和节杖,并把子婴看押起来,挥军攻城而入。

至此,秦始皇东征西讨所创造的伟业,仅在世上存续了15年就烟消云散、分崩离析了。

入关约法图,引自《帝鉴图说·入关约法》,明·张居正著正文:汉史纪:高祖初为沛公,入关,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苛法。”又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张居正解:此可见抚之则后汉之所以兴也,虐之则旧秦之所以亡也。有天下者,当以宽仁为贵矣。

刘邦进入咸阳,遍召当地豪杰长老,公开宣布自己的政见:“现与诸位父老约法三章:‘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刘邦引军离开咸阳还驻霸上,不久项羽率大军赶来。当这支江东大军进入咸阳后,竟在一天之内就将秦国皇亲国戚八百余人,连同4000名文武官员全部斩首示众。秦王子婴也被项羽亲自用方天画戟扎入胸腹,扔到街心而气绝毙命。随后,8000江东子弟兵潮水般涌入秦宫,将财宝、美女抢劫一空,紧接着又一把大火将包括阿房宫在内的宫殿、楼阁烧成一片废墟。这支以复仇为目的的军队,在东返路过秦始皇陵园时,项羽又下令挖掘陵墓、抢劫财宝,捣毁一切可能捣毁的建筑。大火在陵园升起,数日不灭。70万人费尽39年心血建筑的陵园,在大火中变为一片焦土瓦砾。这是有史可查的秦始皇陵园遭到的第一次也是最为致命的一次劫难。

项羽像

破釜沉舟舍身杀敌图

之后,刘邦与项羽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争夺最高权力的交锋,直至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为期4年的楚汉战争才告结束。

对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这一悲剧性命运,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扼腕叹息,并发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哀惋之情。可惜,历史没有倒转的机会,即使项羽当年真的渡回江东,历史也未必重新改写它的结局。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早在他火烧咸阳、焚毁秦始皇陵、砸碎兵马俑之时就注定了。因为,一支连人类文化都不认识和不珍惜的军队,他还能认识和珍惜什么?项羽谢世两千年后,中国大地上另一位伟人就曾清楚地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斯言是也。

刘邦称帝后,随着国家的日趋稳定,他下令对秦始皇陵墓妥为保护,并安排20户人家具体负责陵园的看管事宜。劫后余生的秦始皇陵园总算得到暂时的安息。

自项羽的洗劫之后,尽管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对秦始皇陵园都做了适当的看管,但依然没有断绝陵墓被盗掘的厄运,一只只黑手不时地伸向地宫。后赵时,曾割据为王的关中人石勒和石季龙[2]两兄弟派人来到河南,用探铲探到了战国时期赵简子[3]墓的确切位置后,趁夜深人静偷偷地挖掘起来,很快进入墓穴隧道。此时赵简子墓已渗入数尺积水无法行进,他们便以盗墓人特有的方法制作了绞车,用牛皮囊向外排水。时值秋天,当他们刚刚将墓道中的积水排完时,外面的雨水又沿着挖开的通道灌了进来,反而积水更多。眼看着一个月过去了,积水始终没有排除,盗墓者不得不先堵死通道,弃赵简子墓而来到秦始皇陵,并在封土以外不远处挖掘起来。这次他们的苦心没有白费,终于打通了地宫隧道,盗走了隧道门旁安装的铜柱数根。正在他们进一步向地宫深处挖凿时,被守陵人发现,并迅速报官,才不得不含恨忍痛弃陵而逃。

坑秦卒项羽入秦关图

项羽焚秦宫图

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作为起义军首领的黄巢本人亲自下令派兵公开盗掘秦始皇陵园[4],以补充军费和兵器的不足。这次盗掘是继项羽之后对秦始皇陵园的第二次大规模洗劫。也就在这次洗劫之后不久,黄巢军兵败长安,帝国皇帝之梦也从此破碎了。

两千多年来,民间的许多人把项羽与黄巢的失败之因,说成是秦始皇阴魂的报复,这显然带有迷信色彩而不能使人信服,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敬畏。

清道光年间,秦始皇陵封土遭到了暴雨流水的冲击,陵墓北面的半腰间,也在暴雨冲击中塌陷出一个很深的洞窟。这个洞窟被附近的岳家村一个老汉发现,并立即传播开来。消息被一个外号叫“白狼”的当地土匪头子知道后,他立即率人以探测陵园为由进入洞窟。令所有入洞者大吃一惊的是,这个洞窟竟通入陵墓地宫。“白狼”命人取了大批的珍宝带出洞外,溜之大吉。守陵人得知后立即报告了官府,洞窟由此被堵死,随之加紧了陵园的看管,洞窟再未被掘。据清朝官员推测,这个洞窟很可能是当年黄巢大军掘陵时所打开的通道之一,掘陵的将军在离开时,草草地将洞掩饰起来,以备将来再盗时能顺利打开。但随着黄巢的兵败,这些当年封洞的将军再也没有回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洞窟也就成了不被人知的秘密。只是偶然的一场大雨又使它重见天日,从而使陵墓再一次遭到洗劫。

清朝灭亡后,随之而起的是天下纷争、军阀混战的局面。陕西军阀派兵挖掘了秦始皇陵,并取走了大批珠宝。这是项羽、黄巢之后又一次对秦陵的大规模兵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驻西北军队为抵抗解放军的攻击,以秦陵为制高点,在封土四周挖掘出数条战壕应用于战争[5],致使面目全非的秦始皇陵园雪上蒙霜,千疮百孔。

千载风雨剥蚀,无数场战争的摧残,使后人已无法得知陵顶封土当年的形状。有人认为封土最初的形状为圆锥形,有人认为是方锥形,有的则推断为覆斗形,虽无数研究者为此争相探讨,却迟迟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导致这种原因和状况的自然是史料记载者的忽视,但史料记载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关于封土的高度,西汉时记载为“坟高五十余丈”。按当时每尺23厘米折算,封土高度应为115米甚至还要多些。风雨的冲刷无疑逐渐降低了它的高度,汉之后的官方资料没有对封土冲刷后的高度作出详尽的记载,倒是中国的国门被外国人用大炮轰开之后,封土的高度才有了较确切的记述。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中国对秦陵做了考察后,在他的著述里有了“陵高76米,中间稍平,且有阶梯,顶上广阔平坦,陵墓近于长方形,东西宽约488米,南北宽约515米……”的记载。

20世纪初,曾有三个法国探险者来到骊山考察,其中之一的维克多·萨加仑在1917年这样描述秦始皇陵:“是中国现存陵墓中最为不朽和高大的一座。它每一边都长于1000英尺,有150英尺高,外形经过精心设计,共有三层起伏的封土,就如一座小山一层层叠在一起……”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作为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公布。同年,陕西省文管会王玉清等考古、文物管理人员对陵园进行了勘察和测量,这时的陵顶封土已被雨水冲刷到不足当初高度的二分之一,仅为43米。

当然,王玉清等人这次的勘查对陵区文物的分布及地下深埋的秘密仍一无所知。要真正弄清陵园的一切,还要等到兵马俑被无意发现后程学华率考古钻探小分队到来之时。

1976年秋天,在清风吹拂中,程学华翩然而至。

注释:

[1]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圹穴)而不坟(积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2]石勒,即后赵明帝(公元319—333年在位)。石季龙。原名石虎,字季龙,石勒之侄(或说石勒之弟),石勒死后废其子石弘,自立为帝,即后赵武帝(公元335—349年在位)。石勒与石虎好盗掘墓冢,据《晋书·载记石季龙下》云:“勒及季龙并贪而无礼,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国珍奇异货不可胜记,而犹以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抔,而取其宝货焉。”

[3]赵简子,即赵鞅,又称赵孟。春秋末年晋臣,六卿(赵氏、魏氏、韩氏、范氏、知氏、中行氏)之一。自晋定公十五年起(公元前497年)为晋政,历时33年。

[4]关于黄巢盗掘始皇陵一事,始见于明·都穆的《骊山记》:“昔项羽、黃巢皆尝发之。老人云:‘皇葬山之中,此特其虚冢。’其言当必有所授也。”此说被清代一些文人反复转述。如袁枚的《过始皇陵》一诗说:“生则张良椎七荆轲刀,死则黃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抔尚在临潼郊,隆然黃土浮而高。”《临潼县志·纪事》云:“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项羽、黄巢皆当发之。”

[5]此战壕遗迹位于封土顶部及中腰第二阶梯部分,宽70—100厘米,深约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