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

世事兴废,自有它的规律。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残蚀着人类文明。当年安提巴特向世人指出的七大奇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或毁于地震,或毁于大火,或毁于兵燹……迄今为止,只有埃及的金字塔还在风霜雨雪的剥蚀中傲立于尼罗河畔,目睹世间的沧海桑田。

今天的人们再也看不到那早已消失的伟大奇迹的风采了。正因为如此,秦俑的出土才越发引起世人的瞩目。

1976年4月底,正在访华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听到陕西省临潼发现了真人大小的秦代兵马俑的消息,极为震惊并感到难以置信。他向李先念副总理询问并得知了确切情况后,提出要参观秦俑发掘现场,这一请求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准许并作了安排。

此时,秦俑工地的建馆工程远比发掘复杂得多。早在3月9日,负责博物馆筹建的人员就请来了省、地、县、公社及生产队的负责人和当地群众代表,在临潼县华清池召开了协商会议,作出了“先进入场地做施工准备,修建道路、接通电路、解决施工用水问题,同时补办征地手续”的共同决议。决议虽已形成,但一接触实际,麻烦便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有的社员见工地上的柿树已萌芽,想收一季柿子到秋后再砍伐树木。有的地块麦苗一天天见青,靠土地活命的庄稼人心疼得迟迟不忍铲除。时间一天天过去,清明节就要到了,对祖宗的敬畏比对自己生命还看重的当地农民,逢节生情,更是不愿迁移工地周围的祖坟。

博物馆筹建组的工作人员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不得不请来一位当地领导向社员做政治思想工作,企图以政治感化来消除阻力。谁知这位领导不但未去施展他的政治演讲才华,反而别出心裁地另出高招,建议把建馆的投资办一个工厂,或在当地办,或者把陶俑分到各省去办,如此方法既经济又实惠……这些建议使博物馆筹建组的工作人员顿时目瞪口呆。

正在纷纷扬扬、争论不下之时,秦俑馆筹建组接到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于5月中旬来秦俑工地参观”的通知。尽管筹建组的负责人表示此处没有通外界的公路,工地很乱,车进出困难,但陕西省外办人员还是坚持说:“这是中央的决定,李光耀是华人,不是外人,他说就是土坑也一定让他看一眼,在这块土地上走一走。”既然如此,筹建组工作人员只好服从。时间如此紧迫,上上下下都焦虑不安,再也没有耗下去的时间了,大家只好硬着头皮抢修道路和停车场。面对几百株碗口粗的柿树,人力砍伐已无能为力,只好租用两台履带式拖拉机,用钢丝绳一株株拉倒,再以人力清除。为防止场地下沉,拖拉机冒着浓烟,用笨重的躯体来回滚动、碾压。同时,在修出的道路两边撒灰布线,以免轿车开出线外陷入泥潭发生意外事故。

5月14日下午3时,由四十多辆车组成的车队在洒水车的前导下进入铺好的场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走出红旗牌轿车,向秦俑坑走来。

祖辈未出过远门的当地社员,突然见到如此庞大、华丽的轿车车队出现在这荒野草丛,立即放下手中的农具,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负责警卫和安全工作的公安人员一看如此众多的人群蜂拥而至,急忙在场地拉了几道绳子,以阻挡人流的前进。于是,涌来的人群在工地两旁筑起人墙,纷纷争抢着目睹他们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姓名的重要人物的出场。

李光耀参观兵马俑坑情形(马青云提供)

由于建馆的需要,秦俑坑已经用土回填,陶俑全部被重新埋入土下。这次为迎接李光耀的到来,考古人员又将陶俑清理出一部分以便于观看。李光耀在考古学家袁仲一的陪同下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坑的一个高处,眼望这支气势磅礴的地下大军,很久没有说话,只是脸上不断地泛起惊诧、兴奋、迷惑和难以辨析的复杂表情。在围着三个俑坑转了40分钟后,就要离开此地时,李光耀才发出了他的肺腑之音:“秦兵马俑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当天,新华社向世界播发了李光耀总理参观秦兵马俑坑的消息。这个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在国际上引起强烈震动。没有想到秦俑坑发现已两年之久,从未让一个外国人看到秦俑真面目,中国政府竟破例让李光耀总理享受了这一殊荣,亲眼目睹了兵马俑的风采。极为敏感的外国人隐约地感到中国将逐渐摆脱封闭与保守,透出开放的曙光。既然曙光已从东方露出,他们就不会放过这个契机。

李光耀提词

于是,不仅中国人,许多外国人也从世界各地奔向骊山脚下,肃然起敬地瞻阅起这支地下大军。当然,行动最迅速、人数最多的是美国人。他们一旦出现在秦俑坑工地,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聪明”。几个人悄悄来到负责接待和宣教工作的女讲解员马青云跟前,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到坑中去帮助发掘人员拉几车土?”

年轻的马青云一听,惊喜地问道:“你们想去?”几个美国人不约而同地说:“当然想去。”马青云打量了一下面前几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美国人,心中暗想:这样既不付工钱又干了活的好事向哪里去寻,看来不只是中国人在学雷锋,美国人也在学雷锋助人为乐了。她慷慨答道:“可以下去。”

几个美国人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纷纷扑向俑坑,夺过了发掘民工的车子就拉起来,有的挥动铁锨,奋力向外扬土撒沙。这时的马青云没有想到,自己已进入了别人设下的圈套,更没想到他们拉土是假,沽名钓誉是真。当考古学家袁仲一发现工地多了几个洋人,并在拍摄拉车、翻土的照片时,才意识到会有不测的事情发生。他立即下坑勒令几个美国人停止拉车和拍摄,离开发掘现场。

几个月后,一份外国杂志登载了几个美国人在秦俑坑发掘的照片和文章。随后,围绕秦始皇兵马俑坑有没有外国人参加发掘,是否中国独立发掘完成这一题目,在世界上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这时的马青云才知道自己上当了,面对领导对她的批评和警告,自然是老老实实地接受并诚恳地作出检讨。

当然,美国人发表的文章和对秦俑的探讨,并没有随着马青云的检讨而结束。1978年春,美国女记者、自由撰稿人奥黛丽·托平[1]来到了秦俑发掘工地。这位女记者的父亲切斯特·朗宁于1884年生于中国,曾出任过加拿大的外交官,20世纪20年代曾在中国任教,晚年和周恩来总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出席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时,有两位要好的客人经常出入他下榻的万花岭别墅,一位是戏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另一位就是加拿大大使切斯特·朗宁。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原因和条件,奥黛丽·托平才在当时并未开放的中国,于1971年、1972年、1975年连续三次访华。这次她又和女儿、妹妹、侄子以及她的父亲一家五口来到了中国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在中国有关方面特别准许的情况下,托平顶着濛濛细雨,参观了兵马俑坑,采访了考古学家程学华、杜葆仁等,以极度的兴奋之情很快写出了长达1万多字的通讯报道《秦始皇帝大军——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这篇文采华美、****漾的长文,简要叙述了秦始皇帝和当时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背景,接着倾注笔力描述了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盛况——

秦始皇帝大军

——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

一尊高6英尺、身佩盔甲的赤陶武士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的情景,而这尽是数以千计的2200年前常备军武士之一。当罗马帝国在西方扩展的时候,东亚一个秦国的国王吞灭了其余各战国国家,并建立了中国国家的核心。历史上的这位胜利者就是秦始皇帝,他是第一位皇帝,也是万里长城的建造者。公元前210年,他被葬于一座称为骊山的,相当于15层楼高的大丘下。人们很早就知道陵墓的位置,然而如同中国的其他许多古墓一样,它一直没有被发掘出来。最近,在距此山丘不到一里处,挖井的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墓穴,这是整个陵墓工程的一部分。现在考古学家正在探索其非凡的珍宝——六千余个真人大小的,充作皇帝护卫军的陶人、陶马。

我们面临的是本世纪以来最为壮观的发掘。看到这些雄壮有力,全部真人大小的人、马塑像从粗糙、润湿的土地中出现,令人永生难忘。在那儿,在中国渭河河岸的黄色土壤下,掩埋着千百尊残缺不全,然而依旧美丽的赤陶塑像。其中有全副武装的战士,还有载有士兵的战车战马。这些都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的扈从……

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流下热泪,如同每一个面对伟大艺术品的人。这些塑像一个个栩栩如生,其中一些还完好无损,直直地站着,摆好了姿势,似乎正在等待攻击的命令。另外一些则已残缺不全,可怜巴巴地散落着,这是由于在皇帝死去4年以后,下一个朝代统治者的士兵们抢劫并烧毁了皇帝坟墓的一部分,这些塑像才破碎不堪,大批的武器也被偷走了。

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令人瞠目的考古发现的开端。专家们估计这些塑像是2200年前制作的一支6000人军队的前锋。他们被埋在一个巨大的有门的地道中,以保卫秦始皇帝的坟墓。就是这坟墓的主人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烧毁了孔夫子所珍视的书籍并宣布自己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如此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历经战斗与荣耀的中国历史。我们在此处所看到的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在不到三里远的地方才是坟墓的本身和历史的源头。也许就在那个巨大的坟墓下面埋藏着帝国最大的秘密以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为瑰丽辉煌的宝藏。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描述兵马俑坑发掘的文章与配图

……

此文于1978年4月在美国久负盛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全文刊发时,还以大幅的模拟图画对秦始皇陵地下宫殿进行了种种推想,古老幽深的地宫在推想中更加神秘、诱人,大有惊心动魄之感。

无论是从篇幅还是内容本身,这篇文章的发表,都盖过了以前所有介绍秦兵马俑及秦陵地宫情况的文章。在此之前,中国报刊所发表的有关秦俑及秦陵情况的文章亦无法和它相提并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凭着它在世界报刊中的崇高声誉和特殊地位,很快将此文推向美国乃至世界,并引起广泛瞩目。据后来有关方面的调查,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凡是来秦俑馆参观的欧美游客,大多数是看了这篇文章后慕名而来的。也正是凭借这次机遇,秦陵兵马俑开始全面走向世界——尽管它令人难以置信。

注释:

[1]奥黛丽·托平,美国女记者,自由撰稿人。其父1884年生于中国,1920年在中国任教,是周恩来之好友。1978年,托平与父亲及家人获邀至陕西观光,被特别批准采访了发现不久的秦兵马俑坑,于是撰写了长文并配有插图及照片,这是外国人最早向世界各国介绍秦兵马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