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伤的尽头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内心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赶走它、隐藏它、忽视它。

当我们与内心的情绪做斗争时,我们希望能尽快克服它。但比起接受它,进而理解它传递的信息,斗争只会让我们陷入情绪中不可自拔,感受到更多的痛苦。

因为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必战胜它,我们要做的是感受它,不被它阻碍,带着它给我们的启示前进。

但是要理解怎样与情绪共处,何时能够宣泄情绪,把握好纵容某种情绪的度并不容易,因为有些情绪带来的负担实在令人难以承受。

悲伤正是这样一种沉重的情绪。

悲伤可能是一种惩罚,一个不受欢迎的“朋友”。它将我们所见、所做和所经历的一切都染上了灰色。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排解悲伤,那它就有可能会成为一种障碍,甚至演变成一个恶习,妨碍我们去追求积极而充实的生活。

当悲伤在生活中盘踞了很长时间并变得无处不在时,别人会以为这是你的主观选择:“你应该努力打起精神来”“不要总是闷闷不乐”“你可以试着更轻松地对待它”,这些都是偶尔沉溺于悲伤时可能听到的话。

但悲伤不是一种选择,至少不完全是。

悲伤背后藏着失望、放弃、承认自己对某事无能为力的痛苦。悲伤的人可能是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他已经尝试着改变,但他失败了,他可能正准备放弃斗争。当放弃、绝望和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主导大脑时,悲伤就会打开通往抑郁的大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悲伤呢?

显然,这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停止悲伤。人感到悲伤是有具体原因的,除非改变与之相关的因素,否则悲伤将一直延续下去。

试图消除引起悲伤的因素并不是解决方法,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掌控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有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有些情况是无法改变的,有些关系是无法修复的。

消除悲伤的办法必须在悲伤本身中寻求。我们必须有勇气真正面对悲伤,彻底地消化它,然后去寻找位于悲伤尽头的那颗希望的种子,只有在触及悲伤的谷底后,希望的种子才能萌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能帮助我们走出悲伤的,是能够重新掌握生活的希望,是能够真正改变些什么的希望,是能够学会接受某些情况的不可改变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有些事我们无力改变。因为只有到了生活中最绝望的时刻,当我们似乎失去了一切时,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将如何应对。我们也许能够因此以崭新的、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去生活,最终我们会发现,其实山穷水尽之后永远会有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