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日本第一起密室杀人案发生三年后

一个男人在三年前的冬天被杀害,这起案件被当成日本第一起密室杀人案。幸运的是,嫌疑人很快被捕且证据确凿,唯一的问题在于现场处于不可能发生犯罪的状态,警方对此不知该如何处理。

没错,就是不可能发生犯罪的状态。现场是完美的密室,没有任何一名警察或者检方人员能够解开密室之谜。所以,那起案件中最重要的问题,当然也是审判时的争议点,正是密室之谜。

在一审判决时,检方主张:“现场是密室并不重要。基于客观证据,足以证明被告就是凶手。既然如此,杀人手法只不过是细枝末节,总之被告就是想办法杀了人。方法确实存在,只是被告隐瞒了而已。因此,现场处于不可能发生犯罪的状态这一点,绝对不能成为判定被告无罪的依据。”

与此相对,辩护方坚持认为:“根据我国的审判制度,犯罪不可能完成本来就有重要的意义。最好的证据就是不在场证明,假设被告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在我国一定会被判无罪,因为被告不可能有机会或条件实施罪行。这次的密室状态与此相同,只要现场是密室,那就意味着不仅是被告,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成犯罪。因此,完美的密室现场与被告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具有同等价值。尽管如此,对方却在面对密室时主张‘被告就是想办法杀了人’‘虽然不知道方法,可是被告一定想办法做了’,对不可能犯罪的事实置之不理,这明显缺乏一致性,与其他刑事案件的判例相矛盾。”

前所未闻的密室审判就这样以密室为中心进行着,东京地方法院的法官最终接受了辩护方的意见。也就是说,“证明密室无法解开与不在场证明拥有同样的价值”——鉴于被告不可能完成犯罪,所以判决被告无罪。

二审也接受了一审的无罪判决,而最高法院驳回了检方的上诉。

这次判决给全国人民的内心都留下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情况多么可疑,只要现场是密室,就能确保嫌疑人无罪。在某种意义上,下判决的瞬间,相当于司法认可密室价值的瞬间。在为数众多的推理小说中曾经遭到蔑视的密室杀人领域不再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密室在现实中的立场因为这个判例而逆转。

这就是那次事件微不足道的“功”,而那次事件的“过”则简单易懂。地方法院的判决出来后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四起密室杀人案。第二个月甚至发生了七起,密室像流行病一样向全社会扩散。

此后三年间,国内一共发生了302起密室杀人案。

这就意味着全国每年发生的杀人案中,有三成都是密室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