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三次实飞测试,国产隐身轰炸机

郑宪这段时间都待在华夏军工研究大学。

反正华夏科学院院长职务快要卸任。

对于国家高层的再三留任,他是直接选择拒绝退休留聘,继续担任院长职务。

但凡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年过六十的郑宪,余生精力将会全部放在华夏军工研究大学上了。

否则,也不会亲自坐镇。

盯着大学的人员架构、基础建设的逐步建立。

“孟浩这小子,除了搞科研啥都不管呐,倒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帮他搞行政性工作。”

郑宪将宋文也给拽来了华夏军工研究大学。

毕竟,宋文才是挖掘出孟浩的最重要伯乐。

“等给孟浩这小子将华夏军工研究大学给搞定,进入正轨我的院长职务也该卸任了。”

“到时候,你接任院长,我在这儿混个校级顾问,以后资源方面的倾斜还是离不开你。”

郑宪笑呵呵地跟宋文打着哈哈。

宋文诚惶诚恐。

“老院长,您这可是在说笑话。”

“等华夏军工研究大学正式建立,步入正轨,这些年轻后生在孟浩的培养下茁壮成长,到时候咱们科学院可得向您要人呢!”

“说起来,这帮年轻后生无论是干劲还是实力都比我们年轻时候强……当真是一代后浪胜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啊。”

郑宪笑呵呵地给将泡好的茶给宋文倒上一杯。

浓郁的茶香瞬间沁满整个办公室。

这正是之前“打赌输给”何以琛的雪顶香茶。

“说起来,咱们给孟浩这小子当行政助手也是应该的。”

“这小子压力很大呐!”

“听老何说,米国那帮龟孙子,又搞事情了。”

“两支航母舰队都开入距离华夏海岸线不足一百海里的公海了。”

虽说郑宪、宋文等人并非军方人员。

但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知道这些属于国家高层机密的情报也是情理之中。

“我倒是很好奇,孟浩这小子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

其实。

郑宪说的还是保守了。

不止是米国的两支航母舰队已经突进到华夏海岸线百里外的公海。

随着米国、西盟对中南州以列国的扶持,各种强力军援不断到位,巴特王国被全部吃下已经是时间问题。

眼看中南州工作进展顺利。

如同打了强心剂的米国将两支航母舰队挪腾到东南沿海,而且还纠集了包括三棒、澳国、扶桑等国的舰队搞一些联合军演。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震慑华夏,并为接下来的重返亚太战略做准备。

……

大将孔良波,这些日子也是泡在了华夏军工研究大学。

不过与郑宪、宋文不同。

他主要工作是为孟浩的金乌计划提供所有所需要的支持。

事关应对米国下一步的重返亚太全球军事战略。

孔良波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孔叔,隐身涂层已经搞定了。”

“20台坦克原型机也正式下线。”

“虽是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孟浩丝毫没有上校、副校长、无双国士的架子。

他满身油污,显然亲自参加了隐形轰炸机的装卸工作。

“这么快?”

“带我看看去。”

坐在办工作后的孔良波,也顾不得手上的文件,喜出望外。

……

机库。

伴随着阵阵机油气味,一台鹰隼外形,通体哑光色的国产轰炸机出现在孔良波眼前。

而轰炸机的腹部投弹仓开启着。

“可变式远程遥控无人坦克车的装载比较麻烦,需要利用军用叉车进行装填。”

“不过,投掷时很简单,只需打开舱门,像投放航空炸弹一样扔下就行。”

“坦克车在待机时,可以紧缩为大型悍马军用车大小,并且没有任何突出物。”

“而坦克车的外部则安装了反弹式气泡外衣,能够实现无降落伞式投掷。”

“唯一的问题是,在投弹仓打开时,反射面将会扩大到17%,能够被雷达侦测到;正常飞行时,反射面不超过0.01,即便是最灵敏的雷达、有针对性的扫描,也基本上与一只麻雀的可探测面相当。”

孟浩一边领着孔良波参观加装了隐身涂层的国产轰炸机,一边毫无遗漏地进行详尽介绍。

“好,很好,非常好。”

“真是没想到,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你小子就搞定了国产隐身轰炸机。”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第三次测试?”

面对孔良波的询问。

孟浩指了指重新安排过的轰炸机内部空间、整装待发的十几名机组成员以及二十位远程遥控坦克手,耸耸肩给了两个字的回应。

“随时!”

孔良波搓搓手。

他也是个急性子。

“那行。”

“那现在就开始测试吧。”

“第三次国产隐身轰炸机实飞测试,半个小时后正式开始。”

“我跟沿海的雷达站打个招呼,让兄弟部队帮忙进行雷达扫描测试。”

……

沿海各侦查戒备部队早就得到华夏国土防御总部的老总、何以琛的命令。

对原27所、现在的华夏军工研究大学所有非攻击性指令给予无条件配合。

在得到孔良波的最终确认后。

国产轰炸机的小型化核聚变引擎点火。

在强大的后推力作用下。

这台搭载了20台单车重量5吨坦克车的隐身国产轰炸机在跑道上缓缓滑翔。

随着达到起飞速度后。

引擎效率瞬间提高。

数道包裹着超音速马赫环的尾焰汹涌而出。

轰隆隆。

随着轰炸机上天后数秒。

巨大的轰鸣声才响彻华夏军工研究大学的整个每个角落。

“好家伙。”

“直接以超音速起飞。”

“这台华夏国产隐身战机的各项性能再次得到了优化。”

孔良波望着远飞而去、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的巨大黑褐色哑光“鹰隼”,兴奋得连连搓手。

“走。”

“去雷达站。”

“看看能否跟踪这架轰炸机的扫描信号。”

……

早已经得到命令的华夏军工研究大学雷达站军官。

千人计划中的一位佼佼者,满脸歉意。

“报告,孔良波大将。”

“辜负了您的期望。”

“我们在国产轰炸机起飞时,就进行了雷达反射波跟踪。”

“在地面时,还能捕捉到对方信号……但在轰炸机离开跑道71秒后,信号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