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剑桥大学的桥

剑桥名言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叹息桥

在剑桥大学所有的桥中,叹息桥的名气最大。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这座桥时,赞叹不已:“这么秀丽!这么别致!”

叹息桥位于圣约翰学院,建于1831年,连接了该学院的老院(The OldCourt)与新院。它类似一座廊桥,分上、中、下3层。下层是半个椭圆形的桥孔,横跨在剑河上。中间是一条通道,即长廊。与其他长廊不同的是,它的道面不是平直的,而是拱形的,行人过桥要上下坡。桥的两边是半封闭的,相互对称的5对用钢筋拦护的拱顶水泥框架的玻璃窗,用来采光。上层是平顶,类似一般水泥大桥的桥面,顶面的两边均衡地耸立着相互对称的塔尖状装饰。整座桥身的外观呈浅黄色。

有关它的故事,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有人说,剑桥大学的毕业考试很严格,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考试通不过,拿不到文凭,往往来到这里叹息、流泪,后悔莫及。因此,校方把它定名为叹息桥,以此来警示学生要勤奋学习、不可懈怠。也有人说,之所以叫叹息桥,是因为校方总是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来到这里,面对河水,兀立反省,作为一种惩罚。学生反省之后,往往悔不当初。

数学桥

数学桥又称牛顿桥,是一座木质结构桥,位于王后学院内。数学桥看上去不起眼,关于它的故事却很动听。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下容易,恢复难!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这个故事弘扬了剑桥的一种学风,或者是一种文化传统,说明剑桥大学的学生好奇心强、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由此可见,它的影响是积极的。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家才不去考证故事的真实性,普遍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乐于传诵。

其实,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据《剑桥权威指南》和2002年新版《剑桥画册》证实,数学桥是1749年由威廉·埃斯里奇(William Etheridge)根据数学原理设计、詹姆斯·埃塞克斯James Essex)建造的。建造时使用了铆钉。现在的这座桥,是原桥的复制品,建于1905年,是用螺栓连接、固定的。

卡莱尔桥

这是一座带护栏的三孔石桥,位于卡莱尔学院后部。它建于1639年,做工精细,造型优美,是剑河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桥。该桥两边的护栏上各有7个石球,两边相互对称。

自卡莱尔学院后门出去往西走,左边护栏上倒数第二个球的后部,被整齐地切掉了一个15度的角。猜猜看,是什么原因?据说,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造完这座桥之后,学院仅付给他15便士的设计费。他感到很气愤,实在难以接受!无奈之下,他发誓要让这座桥永远不得完整。于是,他将那个石球切掉了与15便士对应的15度角,从而永远留下了这个缺口。

如果说精巧的“数学桥”昭示了科学之伟大,弘扬了剑桥的一种学风,那么卡莱尔桥则展示了剑桥的妩媚风情。徐志摩在文章中称它是“怯怜怜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这“怯怜怜”3个字用得真是好,立刻给一个平平凡凡的小桥注入了血脉与精气神儿。这卡莱尔桥确有些玲玲珑珑的风韵,正是那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式的纯净与温润。起初入眼并不夺人,需得“凝神地看着,更凝神地看着”,这才品出她的脱俗之美。

剑桥小百科

剑桥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牛津大学校长为前香港总督彭定康),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2009~2010年度剑桥大学总收入约19.8亿美元,位列全英第一(前三甲中另两所大学为:牛津大学,约14.5亿美元;伦敦大学学院UCL,约12.6亿美元),为世界最富有的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