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垂帘听政,首开先河 首次听政

慈禧终于如愿以偿,她联合恭亲王,仅用两天的时间,便顺利地处置了八个顾命大臣,不费一兵一卒搞成了一场政变,为自己垂帘听政扫清了道路。

十月初五那天,慈禧通过奕诉下令取消八个顾命大臣为新皇帝拟定的“祺祥”年号,而代之以“同治”年号,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1862)。十月初九,新皇帝同治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同时,给皇太后上尊号。钮祜禄氏被尊称为慈安皇太后,那拉氏被尊称为慈禧皇太后。新皇帝还发布圣旨,规定各省和各路军营的奏折都必须首先送呈两宫皇太后过目,然后交给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详议,提出处理办法,之后报请两宫皇太后批准,由军机处按照皇太后的意见草拟圣旨,最后经皇太后审定颁发。这样一来,两宫皇太后对朝政便有了裁决权,而议政王奕诉则具有了行政权。这也就等于宣布了皇太后主政。

过后,王公大臣和六部九卿又用了十余天的时间,制定出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章程。这个章程共有十一条,详细地规定了太后垂帘听政的具体章法。主要内容是皇太后批阅奏章、召见大臣、裁决政务、任免官员。按照这个章程,于十月初一日,举行了太后垂帘听政的仪式。在养心殿内,六岁的新皇帝载淳坐在御座上,在皇帝身后放着一道黄色的纱屏风,屏风后面一左一右坐着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议政王奕诉率领众大臣在养心殿前叩拜。然后,奕诉进入殿内,站在皇帝御案的左侧。大臣们所上的奏折,由奕诉转呈皇帝,并向两宫皇太后提供处理意见,纱屏后面的两位太后的意见,通过奕诉传达给百官。清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太后垂帘听政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慈禧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是,她却假惺惺地发出一道上谕,说什么垂帘听政本来不是自己内心乐意干的,只是因为国家面临许多困难,皇帝年幼,而大臣们又不能没有遵循,因此才不得已答应了大臣们的请求,暂时主持朝政,等皇帝长大之后,就把政权交给皇帝。

在垂帘听政初期,慈禧因为自己对复杂的朝政不熟习,加之官僚中派系很多,自己难于操纵,而且同列强外交尤其难办,所以她放手让恭亲王奕诉去处理内政外交,对奕诉特别礼让,倚之如左右手。

在开始实行垂帘听政这一年,慈禧二十七岁,东太后二十六岁,奕诉三十岁,都是年富力强,均想有所作为,也干了几件有影响的大事,得到了地主阶级的普遍拥护,甚至有人说“政化日新”“中兴有日”。

垂帘听政不到一个月,由惩治兵部侍郎庆英开始,慈禧与奕诉便相继处置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而转过年又恰值三年一度的“京察”(对京官的考核),慈禧与奕诉又不失时机地对吏治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庆英因为动用公款被兵部内定给予降两级的处分。他得知消息后,便带上两包金银到恭王府求奕诉在太后面前替自己说情。

第二天,奕诉把庆英的劣迹一一向两宫太后奏明,并把行贿的两包金银呈交给两宫太后。两宫太后征询奕诉应如何处分庆英,奕诉认为不严惩不足以警众,于是,把原来庆英的降两级改为革职。同时,还将庆英行贿的事向朝臣公开,以儆效尤。两宫太后同议政王严惩庆英这件事震动了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吏,尤其那些贪官污吏无不感到惶恐,忙不迭地收敛劣行。

此后不久,朝廷又将贪污受贿的顺天府知府蒋大镛、玩忽职守的大兴县知县白维以及残害百姓的永清县知县王锡锜一齐撤职,交付刑部审讯定罪。紧接着,又将侵吞军饷的副将廷胜、临阵退缩的候补都司姚复钺、贪污税款的候补经历周钟秀砍头示众,又将昏庸无能的云贵总督福济革职,将一味花天酒地不理政事的陕甘总督乐斌革职充军。同时,还传旨警告进剿捻军不力的山西巡抚英桂、陕西巡抚瑛檠。

垂帘听政伊始,便严肃法纪,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民族不分满汉,职务无论高低,这对于乌烟瘴气的官场,如同吹进了一股清风,对于整顿吏治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同治元年进行的京察过程中,两宫太后紧握对官吏的奖惩大权,对于廉吏、干员予以从优议叙,加官晋级;对于墨吏、冗员或惩处或令其退休。在京察的同时,对地方官吏也一并考核,奖勤罚懒,惩贪赏廉。尤其处决败军之将两江总督何桂清及兵部尚书胜保二人,以杀立威,震慑了朝臣和大小官吏,如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信中就曾说: “两宫太后及恭邸力求激浊扬清,赏罚严明……吾辈忝当重任,不恃无意外之罚,而恃无可罚之实。”

与此同时,慈禧狠抓了只有六岁的小皇帝载淳的教育。指定将弘德殿作为小皇帝读书之处,委派醇亲王奕還教小皇帝蒙古文及骑马射箭,派爱仁教满文,指定博学多才的汉人大学士翁心存、祁隽藻担任小皇帝的师父。皇帝的日常教育由奕诉主管,而具体事情则由惠亲王绵愉负责。对于皇帝的作息时间及功课内容,慈禧也亲自过问。规定每天天不亮皇帝就必须到书房,先学拉弓,然后再学蒙古文、满文、汉文;读书与讨论二者不能偏废,皇帝读书过后要同师父讨论,以古证今,摒除虚仪,务求实际。不许刚读完书就休息,要娴习骑术,必须自幼就练习骑马;先练习拉弓,二三年后练习射箭,十岁以后练习打枪,练习时不准到各处游玩,要专心致志。此外,关于放假的时日也有严格规定,一年中只有过节时累计放假三十天,暑期四十天内半天读书半天休息。尽管慈禧为小皇帝拟定了严格的学规,而且不时询问检查,可是同治皇帝早晨读书时,精神总振作不起来,读汉文书籍时更是无精打采,有时甚至嘻嘻哈哈,连师父拿他也没有办法。而一旦练习书法时,就更为困难。直到十六岁时,这位同治皇帝仍然是错白字连篇满口,文理不通。

慈禧在抓紧同治皇帝教育的同时,对奕诉创办新学也予以支持。在同治元年(1862)六月十五日,奕诉开始在京城试办外语学校——同文馆。聘请外国教师教授外语。接着,在广州和上海也相继办起了同文馆,对培养外语人才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此同时,奕诉提出新的练兵计划,主张军队使用西式火器,学习西式操法。在西太后的首肯下,也开始在广州、福建、天津等地实行。到同治四年(1865),淮军内已装备了四万杆洋枪、四个炮兵营,而京城神机营的六千多名兵士则全是西洋武装了。湘军、淮军以西式装备,增加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及捻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得到了地主阶级的支持。

可是,随着奕诉倡导的近代化向纵深发展时,慈禧开始转而支持地主阶级中的顽固守旧派。但是,在以奕诉为首的洋务派的坚持下大机器生产开始在中国落了户,官督商办的企业也开始出现了。在两宫太后归政之前,慈禧对奕诉在总体上还是支持的。所以,在重用人才、发展近代军事和工业等方面都有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