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结与外联

慈禧为了和肃顺等人对抗,以达到她除掉八个大臣,统揽大权的目的,便采取了利用矛盾,内结外联的办法。因为她知道奕诉和八顾命大臣早有矛盾,是她应所依靠和利用的一股政治力量。

奕诉是道光皇帝的六儿子,深得道光皇帝宠爱,甚至曾想立他为皇太子。虽说最后奕诉没能继承皇位,但他同咸丰皇帝自幼便很要好。咸丰皇帝十岁时生母死去,由奕诉的生母抚育咸丰皇帝。正因为如此,咸丰皇帝继位后,奕诉曾一度很受重用,于咸丰三年(1853)破例出任军机大臣,转过年又晋升为领班军机大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决策核心人物。只是在

咸丰五年(1855)时,奕诉为了给死去的母亲争皇后的封号,与咸丰皇帝意见相左,甚至吵了起来,惹恼了咸丰皇帝,才把他撤职了。此后,奕诉虽被起用,但权力地位均不如从前了,而且咸丰皇帝对他一直怀有戒心。因此,咸丰皇帝逃难时,把奕诉扔下不管,命他在京师与洋人交涉。就连病危时,也不准奕诉到承德探视。在立遗诏时,把奕诉排斥在顾命大臣之外,可见,咸丰皇帝至死也不想再重用奕诉了。慈禧作为咸丰皇帝的一个宠妃,对于咸丰皇帝与奕诉的微妙关系当然是知之甚详了。

咸丰皇帝逃难到承德以后,虽说仍然控制着全国的统治权,但毋庸讳言,一个皇帝两个中心的局面已然形成。尽管奕诉不能指挥全国,但他毕竟已成了留守京师大臣们的核心。咸丰皇帝一死,奕诉不在顾命大臣之列,很自然地成了留守京师与八个顾命大臣相抗衡的政治集团的领袖。

慈禧太后经过反复思量,决计利用奕诉与八个顾命大臣的矛盾,依靠以奕诉为首的这派政治力量,铲除八个顾命大臣,为自己垂帘听政扫平道路。

八个顾命大臣对奕诉早有防范。在咸丰皇帝咽气后,奕诉曾要求到承德奔丧,可是载垣等人硬是不同意。奕诉对八个顾命大臣不屑一顾,于八月一日到达了承德。哭奠过咸丰皇帝之后,便要求拜见太后。慈禧太后听到奕诉到承德的消息后,接二连三派太监到八个顾命大臣办公的处所传谕召见奕诉。

老谋深算的奕诉为了打消八个顾命大臣的疑虑,故意对端华说,请他陪自己一道去拜见两宫太后。端华一时没了主意,两眼瞅着肃顺,肃顺也担心把事情弄僵,引起对方的警觉,于是笑着说: “老六(奕诉排行第六),你与两宫太后是小叔子和嫂子,见面何必用我们陪同呢!”这样,奕诉才得以单独同两宫太后见面。

慈禧在见到奕诉之前,乘着陪东太后在庭院里散步的机会,把自己打算联合奕诉除掉八个顾命大臣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了东太后。为了不引起周围的太监、宫女怀疑,不致走漏消息,慈禧请东太后到荷花缸边去观鱼,两个人伏在缸沿儿上进行密谈。东太后同意慈禧的打算。

奕诉一见到两位太后,少不了痛哭一场。等情绪稍稍安定下来,慈禧便屏退太监、宫女,细声地把八个顾命大臣如何飞扬跋扈,如何撂挑子,如何不把小皇帝和两宫太后放在眼里……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临了,无限感慨地说: “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咱们的近支,唉,欺侮我们这孤儿寡母呀。在皇帝面前大呼小叫,唉,为了董元醇的事儿把皇帝吓得连裤子都尿透了!”眼泪又如断线珍珠一般掉了下来,东太后也在一旁垂泪。奕诉连忙起身劝解、安慰,并说: “奴才奔丧来迟,致使太后和皇上被逆臣欺凌,奴才死罪。太后有何旨意,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慈禧连忙破涕为笑,说: “到底是一家子,上阵还得父子兵呀!这不,六爷这一来,咱们心里就落实了。”稍停片刻,慈禧又说: “这里都是他们的人,要处置他们可全仗六爷了。”奕诉急忙说道: “请两位太后放心,留守京师的大学士桂良、周祖培、贾桢,侍郎文祥等人,对皇上和太后全是一片忠心,他们也会听奴才的调动,依奴才愚见、等太后和皇上返京之时,奴才先行布置,趁肃顺这帮人立足未稳,奴才请旨把他们一网打尽。”慈禧和东太后连连点头,慈禧说: “京里的事就全靠六爷了,将来的朝廷大事也全仰仗六爷了。不过,不知道各国公使对除掉顾命大臣有何想法?”奕诉急忙跪倒在地,哭着说道: “奴才效忠太后和皇上,如不尽心,天打雷劈!至于各国公使,请太后放心,全包在奴才身上了!”两位太后急忙站起身,连说:”六爷请起,何必如此,我们母子不靠六爷还靠什么人呀!"奕诉叩了个响头,站起身说道: “奴才明日就赶回京师,恭候圣驾,万事都包在奴才身上,请太后放心!”

奕诉与两宫太后的密谈内容虽然不为外人所知,但是,两宫太后召见奕诉,且接谈时间甚久,不能不引起肃顺等八大臣的怀疑。因此,对奕诉的定陵望柱(咸丰帝的寝陵)行动开始进行秘密监视。

谙于官场世故,且心怀鬼胎的奕诉再也不与两宫太后接触了。奕诉在承德的其余时间是全仗着弟弟奕還及弟媳(西太后的妹妹)出入离宫传递消息。奕诉在承德住了十七天,制订了一整套周密、详尽的政变计划,于八月十七日化装秘密离开承德,兼程返回京城,落实政变计划。

就这样,慈禧在宫内联合了东太后,在宫外联合了恭亲王奕诉等人,为八个顾命大臣编织了罗网,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时机一到,便要行动了。